最近空闲的时间想着很久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在微信读书找到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其实这本书很早就听说过,只是没有想着仔细的阅读。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以超然心态著书,探讨一个恒久的话题,生死,让始终回避此话题的我内心忽然安宁,少了以往的恐惧。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我再望前去,就什么都没有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
初翻阅,有点惊讶的是杨绛先生谈到怕“鬼”,“鬼”其实就是人死后的灵魂。书中也确实记载了好几个关于别人真实的“遇鬼”事件。提到“鬼打墙”“鬼附身”,并且明明白白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某些东西,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东西就不存在,还是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我可以不信,但我不能证实没有,所以我不能完全否认。
杨绛先生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探讨神鬼问题、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问题、命与天问题等等,仔细地读每一个问题,读得出杨绛先生为此付出的心血,从中国的《论语》,《周易》、佛学到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耶酥受难、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诗歌、康德、布尔热……更串起杨绛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杨绛先生试图用最朴素的故事和最直白的表述解读既简单又复杂的生死问题。最感动的是,关于人生的价值问题,杨绛先生注意到了弱势群体,“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些名声,或留下一生的贡献,那就太不公平了。没有名气的人呢?假如是残疾人,或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什么贡献?他们都没有价值了?”也许这就是大家与凡人的不同,我或许会不断地追问自己的生命价值不会顾及到一种普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