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洪荒之力和王宝强刷屏的速度,好像不在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谈论这个话题,你就是写作圈的局外人。
有趣的是,尽管不时听闻部份读者对热点一下子来得太满感到恶心,但每个新的头条消息出现,人们还是忍不住点开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甚至有朋友一边批评被淹没的朋友圈,一边不忘分享自己觉得特别好的文章。
为什么人在追热点这件事上,「嘴巴说不要,身体却很老实?」
§矛盾反弹效应
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韦格纳(Daniel Wagner)曾在1985年做过一个实验,他要学生「在接下来的五分钟,尽可能不要想白熊。」
实验的结果发现,要学生越是不想,他们就越无法摆脱白熊盘桓在脑海里。
经过多次类似实验,韦格纳发现,当我们试图对自己发出「我不要做」的信号,这个「我不要」的想法反而会不断反弹回来。
也就是说,刻意压抑内心的想法,只会适得其反。这可以用来解释很多日常现象,失眠的人越是努力想要入睡,反而更加睡不着。失恋同样如此,当我们越是想忘记一个人,我们就越难忘记。
甚至韦格纳发现,越是讨厌同性恋的男人,看同性恋的A片时,勃起的程度和他讨厌同性恋的程度成正比。
背后的机制,韦格纳区分大脑中控制念想的两种系统:
A.操纵系统。当我们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操纵系统会随着我们的想法,专注于达成任务。
B.监督系统。扫描大脑与环境,留意所有可能妨碍行动的障碍。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要戒除用餐时刷手机的习惯,大脑的操纵系统会努力使你控制使用手机的行为。但这个只有在精神充足之下才有用,当我们陷入饥饿等自制力下降的状态,我们往往经不起诱惑,使得操纵系统失灵。与此同时,监督系统仍然在运作,结果是监督系统的警报内容反复出现,提醒我们当心「手机」的存在,可这也让我们对手机的诱惑更加挥之不去。
§ 违背人性的自我克制注定失败
研究意志力的心理学家麦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对此表示,如果我们想要免除烦恼,就必须坦然接受各种负面想法,而不是硬将这些问题抛开。
一来,努力不去想的效果并不好,往往会产生矛盾反弹效应。
二来,当我们告诉自己「我不要做」,在我们努力抵御念想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因为遭受更大的压力,更容易陷入焦虑,焦虑更容易瓦解我们的自制力。
在咨询现场,经常听失恋的来谈者表达一种愿望:「帮我忘了他吧!」
当我和来谈者谈起失恋的痛苦,我发现来谈者倾诉悲愤与不满的时候,会很突兀的突然插入一句:「尽管如此,我知道分手肯定不会只是一个人的错,我也有错。」停顿半晌,即使继续前面的话语,原本逐渐加温的情绪,也会消去大半。
确实有些人分手的原因,肇因于两个人之间难以化解的矛盾。即使如此,感觉自己被伤害的痛楚,那片笼罩内心光明的阴影确实存在。
那些「两个都有错」的说词,归根究底是一种「政治正确」的说词,就像有些人明明恐同,却为了显示自己和现代的主流价值观无异,甚至刻意想表达自己想法开明的一面,他隐藏了内心真实的想法,比一般不讨厌同性恋的人,更加热衷于为同性恋争取权益。
奥修曾说何谓「整全」,整全的核心概念,就是一个人不至于把自己搞得精神分裂。为了让自己能够活得圆满,避免为内心冲突矛盾的想法所苦。奥修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情绪完整流动」。
我们可以观察儿童的情绪反应,他们总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他们很彻底的释放他们的情绪,所以他们的情绪转换很快速。上一秒还在为吃不到喜欢的食物不开心,下一秒就在母亲的怀抱中安然入睡。
过去,某些长辈教导我们在外要庄重,保持自己的仪态。有些父母打孩子小时候,就教育他「不许哭」。这些教育方式,都在促使一个人逐渐失去「完整面对」情绪,也不知道该如何「完整宣泄」情绪,导致压力不断累积,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在这种压抑的生活底下,我们失去了完整的自己,更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比「我不要去做」更有用的方法
当我们想抵挡洪荒之力,或宝宝等刷屏文章,却又忍不住想看。不希望一面恶心文章,一面恶心自己。我们可以试着这么做:
◎把「我不要做」转换成「我要去做」
实证研究,认为要增进一个人的自制力,越是禁止自己的行为,我们的欲望越是会受到激发。行为是身体的活动,但真正关键的欲望则是心理活动。
她建议我们可以「接纳渴望,但不必顺从渴望」,这让我们不需要课把心力全拿来对抗自己,而是让心力转为自己的助力。
以控制不住点击热点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内在省察,了解自己正想着要刷下一篇宝宝的文章。然后接纳这个想法或感觉,且不要立即转移注意力,或立马批评自己这样不对,提醒自己不要陷入矛盾反弹效应。
跳出来思考,了解自己不可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全部欲望,但我们可以选择是否完全顺从这股渴望。
思考时,我们重新想想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原本该做的事,原先控制自己不点热文是为了做哪些更有价值的事。
譬如对于想要戒烟的来谈者,成为父亲,而为了对怀孕的妻子,以及未来儿子的健康着想,这个戒烟的动力是一个具体去实现的目标。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一点点的去做,每有一点成果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相较之下,全然的自我控制,形同自我惩罚,做起来不快乐,再加上矛盾反弹效应的影响,就很容易导致行动的崩溃。
◎近墨者黑,贴近自制力强的朋友
人天生具有模仿他人的能力,大脑的镜像神经元侦测到他人的行动后,会使我们模仿他人的行动。当一位想要戒烟的人,看见别人抽烟,甚至是在电影中看到演员在抽烟,都会使大脑中抽烟动作相关的区块活跃起来,削弱自己的意志力。
并且我们的大脑长期受社会化影响,旁人的喜怒哀乐,都会让我们跟着同悲同喜。这意味着当一个想法,或情绪在身旁不断流窜,好比当大家都在网络上讨伐某位小三,你也会跟着义愤填膺起来。营销上,几个水军竟能驱动一大票网民,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我们今天想当个不追热点的人,那么我们可以找找那些对热点不感兴趣,或是自制力强的朋友,加入他们的行列。更重要地,麦高尼格说明这种人际之间的感染是双向的,所以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彼此间互相模仿的效应,能够强化大家的自制力,更加不会去刷热点。
这也说明,当我们准备考试,如果能够加入一个上进的读书会,对增进我们的读书习惯确实会有帮助。
◎平时培养自己的理性和自制力
理情行为疗法创立者艾里斯(Albert Ellis)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会思考的动物」,造成我们身心失调的人生观,背后都有强烈的情感及行为成分。我们经常不会留意到自己想法或行为背后,到底受到了哪些外来的因素控制。就像我们相信某些帖子是真的,将某些八卦新闻说得言之凿凿,好像我们就住在事主隔壁。
要避免成为随波逐流的一叶柳絮,平时累积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我们抵挡诱惑。因为我们可以从更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理解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实践;我们能在短暂的欲望满足,和真实的快乐之间,分辨其面目,选择跟随后者。
如果我们总是在需要自制力的时候,才想着要如何增强自制力,我们就得被迫和压抑的痛苦、缺乏方法的自我约束搏斗。艾里斯发现,受挫力会随着我们的想法变动。如果我们每次都觉得自制好难,我们就会发自内心的强化我们「无法忍受」、「我不可能做得到」等念头,然后我们的意志就会像滑坡上的石块,轻易的往下沉沦。
§ 结语:不要的背后总是藏着「要」
从各种自制力的理论来看,不难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
想要戒烟,不是为了不抽烟(消极),而是为了健康(积极);
想要忘记前任,不是为了断绝过去(消极),而是为了迎接未来(积极);
少用社交软件,不是为了不社交(消极),而是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做该做的事(积极)。
简言之,看看宝强没事,刷刷洪荒之力也无妨,只要我们能认清「生活并不是消极抵抗」,而是「积极创造」。接纳自身的软弱,而不是消极抵抗,进而找出更有价值的目标去追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我想要去做」的事情上,有助于我们更能顺着天性,整合我们的嘴巴和身体,做更真实的自己,过更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