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开了不少中药方子,今天来总结一下。
第一位,男,28岁,咳嗽10天,两天前发烧,咳嗽,少量清痰,咽喉肿痛,咳甚呕吐,气短,夜间盗汗,全身酸痛,不能吃辛辣刺激物,纳尚可,二便调,工作较累,睡眠好。舌质淡,舌中后苔白腻。
辩证:气阴不足挟痰湿
治则:补益气阴+宣降肺胃清化痰湿
用方:南北沙参各10g,麦冬10g,太子参15g,炒白扁豆10g,姜半夏10g,茯苓10g,枇杷叶10g,苏子10g,浮小麦15g,前胡10g,陈皮6g,厚朴6g,苍术10g,葛根10g,炙甘草3g,牛蒡子6g,射干6g
五剂,今询问外感症状已解,唯舌苔仍腻,后续继续化苔。
第二位:女,32岁,感冒2天(以下引用患者自述:刚发起来,还没明显咳嗽鼻涕什么,就是浑身疼),去了医院,说气阴阳两虚,耳鼻喉科主任开了泡水的人参石斛,皮肤科主任在他基础上加了汤剂(痘痘一月都没消)灵芝桑葚各种参,结果当天晚上,胃难受的不行(不知道是不是石斛的关系),感冒更严重了,今天早上直接疼的起不了床,整个背和内脏都疼,脉也弦了。。。平时早上起来都会有粘粘的,虚汗很少,电热毯开了觉得烦热,但是身体里面觉得很冷。浑身疼的厉害,眼睛疼到睁不开,不能用枕头,觉得累。吃饭正常。最近二便频率正常,粘,经期第四天(经期都会正常)浑身乏力,想睡觉又睡不着,头疼。连小指骨头都疼。像发低烧一样,但不发热,昨天医生把脉说还好,今天早上开始脉就弦了
患者外感未清,过早使用滋补药物,使邪不得出,且患者本身正气不足,顾选用人参败毒散,用方如下:
太子参10g,黄芪10g,柴胡10g,茯苓10g,枳壳10g,桔梗6g,前胡6g,羌独活各10,川芎6h,薄荷10g后下,生姜6g,葛根10g,桂枝6g,炙甘草3g
5剂,患者暂未反馈。
第三位,男,20岁,发热1天,背后酸痛,头重昏蒙,自汗出,无胃口,偶有呕吐,咽痛,咳嗽,少量痰,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辩证:风热袭表挟湿
治则:疏风清热,祛湿解表
用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用药:荆芥10、防风10、羌活、独活各10g, 前胡10、川芎6、柴胡10g,茯苓10、 桔梗6g,炙甘草3g,桂枝6,枳壳10, 陈皮6,薄荷10g后下,葛根10g,金银花10, 连翘10,牛蒡子10,淡竹叶6g
3剂,待反馈。
除以上三例,还有两位有气阴不足的外感症状,用第一个方子加减。此外,自己目赤肿痛一周,舌红,苔白微腻,脉浮,寸脉微弦。辩证肝经风热,上扰双目,方用桑菊饮,懒得抓药,就抓了点桑叶菊花石斛枸杞决明子泡茶,加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效果不显,遂用针灸太阳加风池,即时效果好,大约可以持续半天,明天继续针,加合谷列缺,不想少商放血,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