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命令显示内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内存的使用情况
Mem:表示物理内存统计。
total:表示物理内存总量(total = used + free)。
used:表示总计分配给缓存(包含buffers 与cache )使用的数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缓存并未实际使用。
free:未被分配的内存。
shared:共享内存。
buffers: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数量。
cached: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数量。
-/+ buffers/cache:表示物理内存的缓存统计。
used2:也就是第一行中的used – buffers - cached也是实际使用的内存总量。 // used2为第二行
free2 = buffers1 + cached1 + free1 // free2为第二行,buffers1等为第一行
free2:未被使用的buffers与cache和未被分配的内存之和,这就是系统当前实际可用内存。
Swap:表示硬盘上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
在Free命令中显示的buffer和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
buffer :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更靠近存储设备,或者直接就是disk的缓冲区。
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是memory的缓冲区 。
如果cache 的值很大,说明cache住的文件数很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么磁盘的读IO 必会非常小 。
Page cache(页面缓存)
Page cache 也叫页缓冲或文件缓冲,是由好几个磁盘块构成,大小通常为4k,在64位系统上为8k,构成的几个磁盘块在物理磁盘上不一定连续,文件的组织单位为一页, 也就是一个page cache大小,文件读取是由外存上不连续的几个磁盘块,到buffer cache,然后组成page cache,然后供给应用程序。
Page cache在linux读写文件时,它用于缓存文件的逻辑内容,从而加快对磁盘上映像和数据的访问。具体说是加速对文件内容的访问,buffer cache缓存文件的具体内容——物理磁盘上的磁盘块,这是加速对磁盘的访问。
Buffer cache(块缓存)
Buffer cache 也叫块缓冲,是对物理磁盘上的一个磁盘块进行的缓冲,其大小为通常为1k,磁盘块也是磁盘的组织单位。设立buffer cache的目的是为在程序多次访问同一磁盘块时,减少访问时间。系统将磁盘块首先读入buffer cache,如果cache空间不够时,会通过一定的策略将一些过时或多次未被访问的buffer cache清空。程序在下一次访问磁盘时首先查看是否在buffer cache找到所需块,命中可减少访问磁盘时间。不命中时需重新读入buffer cache。对buffer cache的写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写,这是程序在写buffer cache后也写磁盘,要读时从buffer cache上读,二是后台写,程序在写完buffer cache后并不立即写磁盘,因为有可能程序在很短时间内又需要写文件,如果直接写,就需多次写磁盘了。这样效率很低,而是过一段时间后由后台写,减少了多次访磁盘的时间。
Innodb上的buffer pool属于buffer cache??
Buffer cache是由物理内存分配,Linux系统为提高内存使用率,会将空闲内存全分给buffer cache ,当其他程序需要更多内存时,系统会减少cache大小。
Page cache和Buffer cache的区别
磁盘的操作有逻辑级(文件系统)和物理级(磁盘块),这两种Cache就是分别缓存逻辑和物理级数据的。
假设我们通过文件系统操作文件,那么文件将被缓存到Page Cache(默认的IO会这样)
对于某些应用程序来说,它会有它自己的数据缓存机制,比如,它会将数据缓存在应用程序地址空间,这类应用程序完全不需要使用操作系统内核中的高速缓冲存储器,这类应用程序就被称作是自缓存应用程序( self-caching application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这类应用程序的一个代表。
自缓存应用程序倾向于使用数据的逻辑表达方式,而非物理表达方式;当系统内存较低的时候,自缓存应用程序会让这种数据的逻辑缓存被换出,而并非是磁盘上实际的数据被换出。自缓存应用程序对要操作的数据的语义了如指掌,所以它可以采用更加高效的缓存替换算法。自缓存应用程序有可能会在多台主机之间共享一块内存,那么自缓存应用程序就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用户地址空间的缓存数据置为无效的机制,从而确保应用程序地址空间缓存数据的一致性。
对于自缓存应用程序来说,缓存 I/O 明显不是一个好的选择。Linux 中的直接 I/O 技术非常适用于自缓存这类应用程序,该技术省略掉缓存 I/O 技术中操作系统内核缓冲区的使用,数据直接在应用程序地址空间和磁盘之间进行传输,从而使得自缓存应用程序可以省略掉复杂的系统级别的缓存结构,而执行程序自己定义的数据读写管理,从而降低系统级别的管理对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的影响。在下面一节中,我们会着重介绍 Linux 中提供的直接 I/O 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该机制为自缓存应用程序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凡是通过直接 I/O 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均直接在用户地址空间的缓冲区和磁盘之间直接进行传输,完全不需要页缓存的支持。操作系统层提供的缓存往往会使应用程序在读写数据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性能,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应用程序,比如说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类应用,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他们自己的缓存机制,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往往比操作系统更了解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缓存机制来提高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取性能。
Page cache实际上是针对文件系统的,是文件的缓存,在文件层面上的数据会缓存到page cache。文件的逻辑层需要映射到实际的物理磁盘,这种映射关系由文件系统来完成。当page cache的数据需要刷新时,page cache中的数据交给buffer cache,但是这种处理在2.6版本的内核之后就变的很简单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ache操作。
Buffer cache是针对磁盘块的缓存,也就是在没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直接对磁盘进行操作的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中
简单说来,page cache用来缓存文件数据,buffer cache用来缓存磁盘数据。在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对文件操作,那么数据会缓存到page cache,如果直接采用dd等工具对磁盘进行读写,那么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
Buffer(Buffer Cache)以块形式缓冲了块设备的操作,定时或手动的同步到硬盘,它是为了缓冲写操作然后一次性将很多改动写入硬盘,避免频繁写硬盘,提高写入效率。
Cache(Page Cache)以页面形式缓存了文件系统的文件,给需要使用的程序读取,它是为了给读操作提供缓冲,避免频繁读硬盘,提高读取效率。
背景知识一:我们现在的计算机、手机都是冯诺依曼架构,CPU只能操作内存中的数据,无法直接操作硬盘上的数据。
背景知识二:硬盘上的数据,最小读写单位是扇区(Sector)。老式硬盘上一个扇区是512字节,现代硬盘上一个扇区是4K字节。计算机不能以单个字节为单位访问硬盘上的数据。现在很常见的固态硬盘,物理上最小读写单位是页(Page),但大部分固态硬盘通过主控芯片模拟传统硬盘的扇区来进行读写。现代硬盘常用的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逻辑块寻址)寻址方式,是把硬盘上的扇区分配从0~N-1的编号(N为硬盘上所有可用扇区数量)。
假设某个应用现在需要读取一个大小为15K字节的文件A。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会把文件路径转换为具体的LBA地址,可能最终转换为读取硬盘上从B扇区开始的4个扇区(按照每个扇区4KB计算)。然而,前面我们说了,CPU并不能直接访问硬盘,因此需要先把这四个扇区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
Buffer cache是指磁盘设备上的raw data(指不以文件的方式组织)以block为单位在内存中的缓存,早在1975年发布的Unix第六版就有了它的雏形,Linux最开始也只有buffer cache。事实上,page cache是1995年发行的1.3.50版本中才引入的。不同于buffer cache以磁盘的block为单位,page cache是以内存常用的page为单位的,位于虚拟文件系统层(VFS)与具体的文件系统之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在Linux中都是共存的,但是这会存在一个问题:一个磁盘block上的数据,可能既被buffer cache缓存了,又因为它是基于磁盘建立的文件的一部分,也被page cache缓存了,这时一份数据在内存里就有两份拷贝,这显然是对物理内存的一种浪费。更麻烦的是,内核还要负责保持这份数据在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中的一致性。所以,现在Linux中已经基本不再使用buffer cache了。
像mysql就不会用标准的io方式,标准io文件系统会有page cache,mysql属于直接io 自己直接缓存文件块(buffer p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