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读,《动力心理学》第16章16.1.1,影响消费冲动的因素。
环境可以影响人们的购买冲动。为了激发客户消费,聪明的商家商家会精心营造购买环境。比如连锁便利店的照明比夫妻店敞亮且温和,给人以安全感。而饮料厂商为了让自家品牌在店中和冰箱占据一个好位置,经常给便利店付费几十,甚至数百元,在显耀位置做堆头,在冰箱中做陈列。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为了营造氛围,很多商家会在店内播放音乐。这种音乐是快节奏的还是慢节奏的?这一点我没有特别注意,好像二者都有。
本书给出的答案是慢节奏。慢节奏的音乐会放慢人们的动作,从而花费更多时间在店内,买更多东西。商家在超市内播放慢节奏的音乐,销量上升了38%。餐馆也播放缓慢的音乐,我没注意中餐厅怎么做,西餐厅一定会这么做,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古典音乐跟西餐红酒很般配。
第二个因素是商品种类的多寡。两家商店分别上架了多种果酱,一家有6种,一家有24种,大概率哪一家的果酱销量更大?答案是只陈列6种那一家。实验表明,24种果酱的展示可以吸引更多人观看,但是销量却只有6种那一家的1/6。选择太多时,人们干脆不做选择,不买了,这叫做决策瘫痪。
我们的大脑只喜欢明确的、可以直接执行的、有一点点挑战却不难实现的指令。而选择会耗费宝贵的意志力,过多选择会导致选择困难。所以,每天睡前做好第二天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清晰明了,这样一起床稍加回顾就可以投入到行动中,杜绝拖延。
第三个因素是人们能否有效监控支出。美国麦当劳发现,那些使用现金结账的顾客,平均客单价为4.5美元;而那些使用信用卡结算的顾客,平均客单价为7美元。手持现金,人们更容易监控自己的支出。如果你想控制冲动消费,那么有必要监控自己的支出,比如记账。任何使监控变得困难的举动都会增加实现目标的难度,比如扫码付款。
为了控制支出,难道我真的必须在控制支出和每天携带钱包现金结账两者中做出选择吗?或许还可以通过培养记账习惯达到目的,如果能够通过AI,对账目进行智能分类是最好的。
第四个因素是消费者内在的状态,最主要的一种状态是情绪。心情愉快的人比心情一般或者不开心的人,冲动消费的几率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好心情使消费者的评价下意识的偏向积极的一面。孩子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索要零花钱,职员在老板心情好时申请涨工资,这些做法是有道理的。
心情差也会促使人们冲动消费。比如失恋的人往往找朋友聚一聚,通过消费找到归属感。此时的冲动消费是有意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心情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