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发布会强调严格控制对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这一决策直击当前基层治理痛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一剂清醒剂。当“迎检大战”消耗了干部走村入户的精力,当“材料美学”取代了脚踏实地的服务,为基层减负已不仅是优化治理体系的技术性调整,更是回归人民立场、重塑党群关系的必然选择。

严格选人用人,配强基层班子质量。优秀带头人如同“领头雁”,凝心聚力;坚强有力的班子是“主心骨”,确保政策精准落地;整顿涣散党组织则是“除淤疏浚”,激活基层活力,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当考核体系为实干者撑腰,党组织建设为服务者赋能,让基层工作者真正为群众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严控督查考核,激活基层服务效能。严格控制督查考核不是降低工作标准,而是让治理体系摆脱形式主义的桎梏,让干部有更多精力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当基层真正回归服务本位,乡村振兴的根系才能深扎群众心田,生长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发展果实。整理编订乡镇(社区)履职事项清单,反复推敲,明确各部门职责,让基层工作者轻装上阵,这些探索证明,考核瘦身与治理提效可以同频共振,真正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为基层减负。既要有可量化的硬性指标,也要给基层干部创新试错的空间,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民意,让“服务群众”成为最硬核的考核指标。

巩固乡村振兴,注入基层发展动力。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又迎来村“两委”的集中换届,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扛稳责任,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劲,慎终如始做好监测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这是“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想新办法、用好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就业、创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