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正月十六,明天即将开学了,我却希望时间能够慢一点。感觉到好日子刚刚开始,开学的“号角”却已经吹响了。
真的要开学了,我们该怎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时光呢?
饭后,一家人临时决定,去方城跑儿一圈吧。
刷碗,锁门,坐进车里,我们漫无目的地出门了。
“去哪里玩啊?选择一个地方。”司机看看儿子。
“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去哪儿都无所谓。”正在看手机的儿子连头都没有抬。
“去望花亭吧!”女儿眨巴眨巴眼睛,看向我。一只手已经抚摸到了我的脸上。只要出门,不管去哪里,她的兴奋之情就会溢于言表。
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们全家人又犯了一个“老毛病”,这个“去哪里都行”的情形,就像我们平时做饭时征求意见,结果大家都说“吃啥都行”!
我微笑着看看他们仨,说出来我的看法:“去四馆一中心,把我暑假借的书还了。”
“好!”女儿身子一挺,雀跃而起!
目的地就这样被确定了。
车子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疾驰。我忍不住望向远处,空气中的雾气好大,远处白茫茫一片,看不见东北方向的山,也看不见山上那些挺拔的风力发电机的身影。车里开着空调,温度有点高,一路上我们不再说话,大概各自忙着看自己的风景,想自己的心事吧。
走到方城城区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汽车前边显示的时间11:37,才恍然大悟。
“这会儿,图书馆该不会下班了吧?”我小心翼翼地提醒。
儿子抬起头,看了一眼时间,提醒道:“看来我们今天还是算了吧!下午两点半上班,要是等,我们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那样吧,去高铁站,看一圈儿,回家!”专注的司机不希望虚了此行,重新提议。
于是,车子沿着城外宽阔的道路向西行驶。我们时而感慨万千,时而笑意盈盈,时而惊叹不已。
站在方城高铁站新竣工的水磨石台阶上,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真实感受。我深深地呼吸,遥望进出站口来来往往的行人 ,遥望楼房顶端熠熠生辉的“方城站”几个大字,远远地,听见“隆隆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寻着声音,看向高高的高铁路线,一辆乳白色的小“火车”自北向南从我们眼前呼啸而过。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的女儿再次惊叫起来,我也有一种冲动,想去尝试一下这种代表时代速度的交通工具。
“一,二,三……”女儿开心地数着站门口经过的绿色公交车,眼巴巴地等待着下一班高铁从这里经过。我们沿着站门口的人行道,步行走到下边远处的停车场。
“去吃饭吧!来碗正宗的方城烩面!”司机先生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儿子开学前一定要来吃一顿,力荐“连霞烩面”。我们都没有拒绝,吃了一个假期的各种荤菜素菜,吃顿饭店里的烩面换换口味吧!
这儿人好多!偌大的厅堂里满满当当的都是顾客。我们挤在一个角落里坐下,女儿忍不住,侧着身子看熙熙攘攘的吃饭的人。我提醒她,不要看,矜持点儿。她挠挠头,坐端正一点儿,只是目光还是停留在远方。这家店的烩面好吃,卤肉是特色菜,我们埋头吃饭,吃菜,慢慢地品味不一样的烟火里的幸福生活。
我身边的一家四口离开桌子,一个帅气高大的男生坐下了。我用眼睛余光瞄了一眼,高鼻梁,大眼睛,阳光睿智,看起来好面熟,像大表哥的儿子春晖。我在心里坚定这个想法,再次认真看了他的面孔。与印象中的春晖相比,眼前的这个人皮肤稍微有点儿黝黑,面相稍微有点儿苍老。怎么可能呢?春晖在郑州上班,这会儿不可能遇见 。我这样想着,就心安理得地继续吃饭。
“大哥!”抬起头,看见大表哥正要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我惊喜地叫起来。能够在百忙之中出来,在人来人往的饭店里偶然遇见,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我们最少三年没有见面了。大表哥气色不错,我偷偷端详着他一头的白发,感慨时光匆匆,偷去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表哥今年应该是六十多岁了吧。印象中的表哥,一直都是年轻帅气的军人形象,如今的他,皱纹爬上额头,背有一点佝偻,虽然依然气质不改,但是掩饰不住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他的无情伤害。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简单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姑姑的健康状况,春晖的工作情况,表哥表嫂的生活情况。
愉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饭后,表哥和儿子回家接我姑姑去郑州小住,我们也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等到了书店下午两点半上班的时间,于是,道别,各奔东西。
方城县城的这个 “四馆一中心”,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但是,一进城我就成了一个“路痴”。我的所有的“方向感”在这里七拐八拐的街道上会无缘无故地丢失殆尽。
很早时候,坐着公交车来,步行走在大街上,知道主街道的方向多是东北西南走向。现在坐着自己家的小车来玩,导航、司机熟悉路况,我从来不用操心何处转弯、离要去的地方有多远。即使偶尔想起来应该记一记一些路线,眼睛里全是街道的名字、典型建筑物的标记,下次再来,差不多一切都会被忘记。
这一次,为了记住这个书店的具体位置,我决定步行在馆门口大大的院子里、馆对面美丽的主题公园里步行走一圈。
四馆一中心,是两座对称的巨形高楼,深蓝色的玻璃外观,高高的光滑的大理石台阶,看起来高端大气典雅上档次。中间辽阔无边的广场上,一对父子正在放风筝。爸爸牵着长长的线奔跑,儿子仰着脸追逐着爸爸,追逐着天空中一只漂亮的大蜻蜓。他们陶醉在自己的风景中,我们却陶醉在他们的开心里。
在院子的尽头,我望向不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发现了一个“秘密”:新盖的房子居然都是坐西朝东的。好奇地说道:“方城的街道奇特不说,盖楼房也不按常理出牌!”
老鲁老师疑惑地看我:“那楼房不都是门朝南吗?”
我彻底无语了!原来如此啊!多少次在这里停车、步行,曾经坐在台阶上看天空,原来我一直都不辨东西南北啊……我们进来的时候走的那条我一直都不怀疑的“南北”大路,原来是东西走向的。天啊!第一次有了一种混淆是非黑白颠倒的错觉。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反思。虽然,因为疫情原因,书没有还成,心里没有不舒服。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记不住方城县城的街道和路口,原来,它们在我的记忆当中,连方向一直都没有弄清楚。
开学在即,溜达一圈,怀念假期生活的美好,预祝开学一切都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