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我们老家发生的一个事情,在我们村里面一个15岁的孩子,因为口角,杀了他的两个同学,一个被砍成重伤...。当时我听说这件事情感到十分震惊,是什么让孩子没有了对生命的哪怕一点点敬畏,而如此穷凶极恶的做出这种过激的事情来。是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教育出这样的孩子。
小萧(化名)小时候在同龄人中也算得上是性格相对懦弱的孩子,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总是喜欢一个人呆着。村里面的孩子打架,他也总是敬而远之。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因为和同学口角,被同学带上其他班的孩子堵在回家路上狠狠的打了一顿。父亲在村里面原来是“混社会”的,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二话不说跑到学校,把打他的同学“教育”了一番,并告诫小萧:“有我在,以后学校谁还欺负你跟我说”。
在孩子无法辨明是非之前,父母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被奉为“真理”,从此以后小萧就像换了个人。平时开始惹事生非,欺负其他同学,物以类聚,也收获了一帮“朋友”。没多久,小萧跟着他的那帮朋友也学会了抽烟、逃课、偷钱、上网...。被小萧经常欺负的同学自然也是敢怒不敢言,因为怕小萧的父亲“复仇”。小萧的这些改变母亲看在眼里,并提醒过儿子和他的父亲,可小萧的父亲并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孩子这是融入社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老实巴交,这是一个好现象。
上初中后小萧的网瘾也越来越大了,父母这点微薄的收入也仅仅只能供自己平常学校的基本开销,要上网就没别的办法了。于是小萧更频繁的偷同学的钱。而就在读初二那年,十五岁,偷钱被室友抓了个现行。在室友公之于众之后怀恨在心,砍死两个室友,一个重伤。
在我们老家农村,这个事情几乎家喻户晓,这也成了我们那的父母教育孩子经常用的案例。都认为,小萧就是被自己的父亲“惯”坏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笔者认为,父母的在孩子成长期间,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以至于思考方式上,孩子都会去模仿学习,这便是家庭教育。小萧的父亲在对待孩子被欺负的事情上处置不当,最终让自己的孩子走向极端,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绝非一件事情能让小萧这个孩子走向不归路,而更多的是父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据老乡讲述,小萧的父亲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采取的就是打骂教育,稍微不听话便是棍棒加深,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萧开始的时候性格是趋向懦弱的。想着要尽量少惹事,以免挨打。在后来父亲为自己出头,并表达自己的态度之后孩子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而这另外一个极端就是父亲的处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