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上53——需要存个善念吗?

原文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译文

唐诩问:“立志就是要时刻存守善念,时刻想着为善去恶吗?”
先生说:“善念得到存守之时,便是天理。这个念头本身就是善,还要去想什么善?这个念头本身就不是恶,还要去什么恶?这个念头好比树木的根芽,立志之人只要时刻确立这个善念便足够了。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立志达到醇熟的境界而已。”

【从心所欲不逾矩】,见《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引陈荣捷注,刘宗周云:“又举天理。”又曰:“念本无念,故是天理。有念可存,即非天理。”(《遗编》卷十三《阳明传信录》卷三,页七上。《明儒学案》卷十,页十五上。删此评语。)

笔记

天理就在心上,这是至善。此心光明时,自然至善至恶,为善去恶。这是生知安行的境界,是尽心知性知天的工夫,心即理,天人一体。
刻意去存个善念,未臻于至善,需要刻意去为善去恶。这是学知利行的境界,是存心养性事天的工夫,心、理尚且二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