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小念着二十四节气歌长大,每当季节更替眼前风物变迁,总会习惯性自问,现在是什么节气了?进入充满希望的春天,每一个节气的到来,于我似乎更是一个纪念。
清明了,和姐妹们吃煮鸡蛋去荡秋千,端午节,小伙伴们将各种花线拧在一起系于手腕,大人为我们用绸布做成荷包装上草药挂在胸前,都是关于春天和节气的记忆。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老辈人随口念叨如同谚语一般,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节气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与感应。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很是欣慰,自秦汉时期沿用至今,传承几千年的24节气,如今还在指导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作为时间和岁月的独有标识,早已成为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承的东西有着鲜活旺盛的生命力,它久远亘古、又延绵不息。
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华夏大地的农耕生活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草木的荣华凋零、鸟兽的迁徙蛰藏、雨露霜雪的四时变化等气象和物候最为直观,也最直接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季节轮回,因此,古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以物候、气象等现象标识农事时令的做法,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每到一个节气,选一块大小合适的小石头,根据石头形状设计构思,参考季节时令特征,到用一副画面把它呈现,于我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时日已过,回顾盘点,每一个日子都不曾虚度,每一个节气重新鲜活的回到眼前,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