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个农夫名叫秦五,敦厚老实,勤劳肯干。后来,他娶了温柔贤惠的王氏为妻。平日里,秦五到地里干活,王氏则在家操持家事,闲时替人做针线活,贴补家用。
秦五夫妇与人为善,乡邻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只要帮得上,他们就一定会帮。因而一提到秦五夫妻俩,大家都是赞不绝口。
然而,大家口中称赞的善良夫妇,有过几个孩子,却都夭折了。乡邻们不禁同情他们,有的甚至觉得老天爷不开眼。
年近四十岁,王氏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夫妻俩视儿子如掌上明珠,日夜轮守,不让他磕着碰着。儿子好不容易长到两岁,却始终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夫妻俩为此很是发愁。
这天,秦五到集市置办东西,叮嘱王氏一定要好好照看儿子,不是很急的活儿就等他回来再干。
秦五买完东西往家赶,不料天突然下起大雨。他没带雨具,瞧见路边有座土地庙,便急忙跑过去,蹲在墙根避雨。
雨越下越大,秦五看着雨,不知不觉竟出了神。忽然,他听见庙里有人声传出。
他回过神后,觉得奇怪,便仔细听庙里的声音。只听见一个人说:“你这次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别提了,那两个老家伙把我看得紧,太不容易了。老头子去集市,中午老婆子煮了一锅粥,我趁她到屋外收柴禾时,一头扎进烧开的粥锅里,洗了个热水澡,这才回来的。”另一个声音说道。
“那你什么时候再回去?”
“这次太累了,再等等,等娶儿媳妇的时候,我再好好折腾那两个老家伙。”
“到时你打算怎么回来?”
“洞房花烛夜,我在鞋里放一只大蝎子,没人会发现。到时我一穿鞋,给蝎子咬上一口,不就回来了。”
很快,庙里没了声音,秦五却听得心里发毛。此时雨势小了些,秦五没等雨停,急忙往家里赶。
谁知,秦五还没进家门,老远就听到王氏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气喘吁吁地推门进屋,却见王氏抱着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儿子被烫伤,早已没了呼吸。
原来临近中午,王氏抱着儿子熬了一锅粥。忽然,屋外电闪雷鸣,眼看就要下大雨。见状,王氏急忙用被子将儿子裹着,放到炕边,随后跑到屋外收晾晒的衣物。
收完进屋,王氏看到儿子仍旧老老实实在炕边玩,于是又跑到屋外将柴禾抱回。
秦家的屋子不大,因此灶台紧挨着炕头,中间只有一截矮墙隔着。等王氏抱柴禾进屋,却发现儿子不知何时爬过土墙,一头栽在滚烫的粥锅里。
王氏扔掉手里的柴禾,顾不得烫,一把将儿子捞起,却为时已晚。
秦五得知真相后,心中没有悲伤,只有愤怒。相比于王氏的伤心,秦五十分平静地处理儿子的后事。
王氏担心秦五是伤心过度,生怕他得了失心疯,因而每天都宽慰秦五。如此一来,王氏自己的丧子之痛反倒减轻了不少。
两年后,王氏又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秦天赐。这次,秦五不同于以往,他平静地对王氏说:“天赐自有他的命数,只要他健康长大就行。”
就这样,秦五夫妇并没有惯着秦天赐,该教训他的时候一点都不手软。
一晃十六年过去,秦天赐长得一表人才,人品极佳。到了婚配年纪,上门说亲的人不少。最终,他与宁木匠的女儿采兰定下亲事。
成亲当天,亲朋好友齐来道贺,好不热闹。待宾客散去,秦五却更显忙碌。只见他在新房门前架起一口大锅,接二连三地往里面加热水,随即烧火,一大锅水烧得直冒泡,
随后,秦五坐在锅旁,眼睛直直地盯着新房。王氏好几次劝他回屋休息,他都不理。
公公坐在门外盯着,采兰觉得尴尬,坐在炕上不敢吭声。秦天赐也很不自在,但也不敢说什么,就这样靠在炕边坐着,不知不觉竟睡着了。
半夜,秦天赐恍惚间听到门外有人喊他,他迷迷糊糊应了一声,随即打算从炕上下来找鞋穿。
就在这时,秦五冲进屋来,一把抢过儿子的鞋,将两只鞋的鞋口相扣,用力扔进正烧开的沸水中,随后立即盖上锅盖,搬来一块大石头压在锅盖上。
紧接着,秦五又加了一把柴禾,把火烧得越来越旺。
第二天天亮后,秦五揭开锅盖,只见锅里有一只半尺长的大蝎子,早已被烫死。全家人惊骇不已,秦五只将事情的始末偷偷告诉王氏。
秦五小时候就听祖辈说过要账鬼的事,没想到当真被他遇上。这些要账鬼,返回阴间有一定的时辰,错过了时辰,就只能留在阳间,再也回不去。
秦五听到土地庙里两个鬼说的话之后,不动声色地将儿子养大。待到儿子成亲当天,破坏要账鬼的计划,保住儿子的性命。
后来,秦天赐一生平平安安,活到九十岁寿终正寝。
改编自《民间故事》。关注@心言笑语 一起听故事,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