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准备:用模块替代答案

参照之前的学习总结《如何找工作之理论篇》,我准备了我的一次面试,总结了一些我觉得面试中可能问到的问题,并准备了相应的回答。

方法论

在准备过程之前,回顾一下之前的方法论
1.问题背后是什么——灵魂三问

你能做这份工作吗?【能力】——我擅长这份工作
你热爱这份工作吗?【热情】——我热爱这份工作
我能忍受与你共事吗?【匹配度】——我跟咱们团队非常搭

2.怎么组织回答——STAR原则

Situation(场景):我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Task(任务):我面临的任务是什么?
Action(行动):我采取了什么行动?
Result(结果):我得到了什么结果?

3.如何挑选素材——回答要点

体现transferable skill

以下是我的准备过程。

一、研读JD,梳理行业-公司-职位的相关信息

我不仅找了我面试单位的岗位描述,还找了其他几家同行业公司的JD作为参考,目的是找出共同点,即不同JD都强调的要点作为准备面试问题的重点。
下图是我整理的大纲(具体信息隐去),按照行业,公司,职位分别整理了相应的信息。


JD梳理.png

二、匹配信息,找案例证明观点

按照第一步中整理的信息,对照我的之前写原始简历时候积累的素材,将之进行匹配。主要是按照上图中分支找自己的案例,用STAR法则组织回答,一一对应。

三、列出问题,组织对应回答

按照我整理的JD要点和我自身情况,我准备了十几个问题,大纲如下:


具体问题.png

这里讲一下两个所有面试都要问的问题。
1.自我介绍
关于自我介绍,网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比如极简自我介绍5句话公式 =1+3+1:

“我是谁 (1句话)”
名字发音要字字清晰,重音放在最后一个字。比如:我是苏三vs.我是苏三,强调前面一个字,后面的字就弱掉了,没有气势;强调后面的字则不同,结尾重音让人感觉更有自信。
“我的三个亮点,最近最相关的经历?(3句话)”
要展现有事实支撑的技能(也就是老外随时挂在嘴上念叨的“proven record”),你对工作的热情(passion)。
“我为什么想要这份工作?(1句话)”

但到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最常规的介绍方法,概述简历内容。因为综合我的情况,这样讲有两个好处:
1.留时间给面试官看简历。
2.简历是我之前精心准备的,复述时可以“挖坑”以便之后的问题展开。

说这一点是想要强调,并没有最好的回答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回答。

2.职业规划
这里推荐恶魔的奶爸的一篇文章《面试时候HR问你的职业规划,应该怎样回答?》,讲的很透彻了。按照这篇文章的思路衍生开来,其实上图中大部分问题都是该问题的子问题。
实际上准备到后面,发现这些问题背后的实质是共通的,就是方法论中的“灵魂三问”,一个问题可能对应多个要点,同样,一个案例也可以对应多个问题。

最终经验

通过这两天的准备,我发现准备面试问题实质上不是准备既有问题的答案,而是用问题当做索引,准备模块。剩下要做的,就是面试时候判断问题类型,选择相应模块来回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