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是我们都熟悉的词,而且很多人都喜欢说。听说这个词应该是小时候,在电视剧里看到有人得了重病,但是她的家人没有告诉她,说她很快就会好。当有人问为什么撒谎时,大家都解释说是善意的谎言。于是这个概念就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着,相信很多人也愿意这样做,可能大家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谎言达到比说实话还好的效果。
那么说到善意,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虽然没有唯一的标准,但是起码的对与错也应该分清楚。
想到这个话题是在逛超市时,遇到一位长得挺丰满的中年女子,在结账时,她遇到了熟人,那个熟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哎,过年你没胖怎么还瘦了?可是那位中年女子却说:“过年别人都胖3斤,我胖了13斤。”瞬间将整个谈话变得尴尬起来。两位当事人的聊天也进行不下去了,而我们旁边人听着也觉得哭笑不得。这样的“夸奖”应该被当成善意的谎言,那位熟人很可能就是因为女子本身微胖,可能会对胖这个字比较敏感,所以才想通过找出她喜欢的话题切入,增进感情。
在旁人看来,这绝对是个谎言,而且谎言被捅破时,让当事人非常尴尬。但是这位熟人绝对没想到这样善意的谎言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这就要说回文章的主题,你说的不一定是善意的谎言。
假如我们遇到病重的人,希望他在剩下的日子里可以过得舒心,那我们不告诉他真相,我们说善意的谎言是做了件好事儿。或者假如父母为你操碎了心,所以你不想把自己窘迫的状况告诉他们,然后你用了善意的谎言,为了让他们舒心。在我看来,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用这种办法。但是最起码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而有些人却把善意的谎言变成了一种阿谀奉承,说出来那么的不真实,让人一眼识破。这种行为,我们是不可以赞成的。
所以对于善意的谎言,我们应该有最起码的辨别能力,不可以有盲目行为,善意的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出发点,所以我们不可以改变了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