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巧果是喜鹊的酬劳,而我的巧果,只想甜进你心里。
今日早餐:西红柿蛋汤、红糖饼、巧果和秋月梨。
今日的早餐桌,是一首烟火气的小诗:澄红的西红柿蛋汤泛着暖光,刚烙好的红糖饼渗出蜜意,巧果酥脆,秋月梨清甜。恰逢七夕,总觉得要吃些与爱相关、与时令相合的食物,才不算辜负这个日子。
上周末追了韩剧《暴君的厨师》。我向来有个追剧习惯:得“养肥”了再酣畅淋漓地追完。最怕一周两集苦苦等待,实在是太磨人。可这一部,才更新两集,就让我破了戒。本来最近对下厨的热情不是很高,竟被这部剧一下子点燃了热情。
于是昨晚下班回家,一头扎进厨房,洗手揉面开干。红糖饼与巧果虽皆出自发面,却各具脾性:饼要软润如云,巧果则需韧硬成型。所以分盆和面,各予其法。关于巧果的详细做法,我在2020年就写过一篇小记七夕的巧果,儿时的味道,此番便不再赘笔,旧文仍待有缘之人翻读。
这一次的红糖饼,悄悄藏了一点新意。我将做好的饼胚安置于垫了油纸的托盘,为防黏连,也为了锁住湿度,再仔细覆上保鲜膜,送进冰箱冷藏区,任它低温慢慢发酵一整夜。第二天晨光初醒时取出,不必回温,直接烙。饼在锅中渐渐膨起,金黄酥香,口感与现做别无二致——却为晨间争出了大把从容时光。
这红糖饼,是我老家七夕必吃的传统食物。如今为健康减糖,家中已不常做。可它热腾腾刚出锅的滋味,是谁也挡不住的诱惑——我空口就能痛快吃掉两个。家里大哥和女儿也极爱。昨晚睡前,女儿还眨着眼睛蹭来我房间,捧着一个糖饼当宵夜,一边吃一边还不忘夸奖我的手艺。若为平日饮食,不做红糖内馅便是更清淡健康的选择;可七夕这一日,不妨让甜,更有仪式感一点。
食物之所以美好,不只因它暖胃,更因它承载着我们愿意为所爱之人花费的时间与心意。面团在静默中发酵,爱也在这样的细碎光阴里,默默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