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能轻松做到的事情,我们就觉得简单,其实,看花容易绣花难。
看书上的讲解说明,我们就觉得简单,其实,纸上得来终觉浅。
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其实,人外有人天外天。
生活的过程,是不断形成和纠正认知的过程,读懂生活,就是读懂我们自己。
涉世之初,我们都是懵懂而好奇的,看到什么就想去知道它是什么,受到的教育都是“真善美”,生活的圈子又是很局限的,生活的过程,是不断的形成和纠正认知的过程,很多我们起初认为的,后来慢慢的都变了,就在这时不时冷不防的变化中,我们开始读懂它。
生活是包罗万象的,谁都不能说看透了一切,所以,我不是要告诉你答案,生活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你真的懂了?
拿爱情来说,有人认为应该轰轰烈烈,有人觉得应该是平凡而又平淡;有人认为要海誓山盟相伴相守打死不变,有人觉得试着处处嘛,不行就分咯。
到底是怎样的呢?有句话叫“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很多时候会让人无奈,因为很多真实存在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是不正确的,看着不舒服想要去修正它。不是这个世界太乱太复杂,而是我们的圈子太小,有很多人过着和我们不同的生活,所以,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很正常。
年轻人爱把“我懂”、“你不懂我”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其实,你懂是事实,还有不懂的也是事实,你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倔强。
我之前曾发过一条微博,把“懂”分成三个阶段,经历前,经历中,经历后。也就是在整个经历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懂”,不去说哪个对哪个错,只能说在特定条件下,它们都是成立的,但最透彻的,还是在经历之后,切身体会才刻骨铭心。
所以,我会跟一部分朋友说,你看得比谁都清楚,活得比谁都糊涂,嘴上说得很轻松,活得比谁都累,这是懂吗?最多就懂了一半。我们经常会有这种“半截”的经验,人又大都是不会深究的,所以,常常会有遇到意外情况的不知所措,也会轻易的说某个自己hold不住的问题无法解决。
娱乐时代下的虚假繁荣,快餐文化下的不求甚解
我们都在忙着打发时间
我一直都喜欢读短文,认为既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又能从文章中获得一些乐趣或启发。有一次,我堂哥就跟我说,最好还是读一些经典的名著,看短文只是短暂的感悟,或感慨、或悲伤、或欢笑,但得不到一些沉淀下来的、永恒的东西。
当时我还不以为然,现如今却常常想起他对我说的话,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吧,QQ、微博、微信,各种新闻客户端、公众号,不需要我们再去寻找,信息会被不断的推送过来,我们应接不暇,怕错过什么,却又力不从心,有些和我们无关置之不理,有些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一笑而过。要么“阅过即焚”,要么“马后再读”,我们很少会静下心来去阅读一个东西,更不要提消化吸收总结,也会比较武断的说自己懂了。
现在的我们做事都需要带有明确的目的,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利益的事情一般不会去干。然而并没有多少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于是,我们没时间去锻炼身体,没时间静静的读一本好书,没时间陪家人散步聊天,却有很多时间可以打发,陪朋友逛街、刷剧、睡懒觉,也可以打着利用“碎片时间”的名号来刷微博、微信、打手游。
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打发了,看似一直都没闲着,却常常感慨着生活好无聊。因为时间就只是这样从我们的生活中走过了,却没留下什么。
话题之中,生活之外——我们不会做自己了
这是个人人都在喊工作累压力大的时代,所以,宝贵的闲暇时间怎么舍得浪费,我们常常想着,怎样更有意义,更有意思,能做出一些改变。这看起来是好事,但有些人往往是比较刻意的追求,去寻找新意,去寻找刺激,回来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引得一片艳羡,最近有什么好剧好电影不能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大的新闻不能不知道,如果别人在讨论什么自己搭不上话,会觉得自己很不合群,显得自己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可是,它们真的和你相关?每逢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我们都能看的很多人在微信和微博刷屏,感谢父母,感谢恩人,可是,他们玩儿这些吗,他们看得到吗?你发的这些又是给谁看的呢?真的不如一个电话或者一起喝杯茶聊聊天来的实在。
是的,我们是要主动去交朋友,发展自己的爱好,去寻找乐趣。但不代表,我们要把自己伪装成另一个自己,也不需要为了迎合热点而煞费心思的去补课,更不需要为已经沸沸扬扬的炒作添柴加火。
我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把最多的精力投入到需要专注的事情上去,而不是假装自己兴趣广泛,博闻多识,机智幽默,丰富多彩。
娱乐的时代,你是在娱乐还是被娱乐?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是信息的受益者还是回收站?这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当喧嚣散去,世界依然无恙,而我们可能已经被改变。
认真做自己,你才能真正的快乐。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常听人谈论某个职业的发展达到了瓶颈,也常听人说,自己一直在努力,却很难再有进步了,怎么办?
怎样看待瓶颈?
我觉得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跟我们从事的事情本身关系不大,你不屑去尝试新的陌生的东西,总在熟悉的范围内活动,永远不会迷路,永远发现不了新的东西,找不到新的乐趣。其实我们对每一个事物的认知基本都是片面的,也都是从最简单的一个点开始的,它就像是一张拼图,经常是没有确定的方向,我们找到一块就往上拼一块,都是逐渐的去完善,从广度、深度、精细度、灵活度、技巧、量级、形式等,总有我们未曾触及的地方,只要我们想要去寻找和探索,就没有无法前进一说,所以,所谓瓶颈,不过是我们曾经有过的期望标准,当我们已经到达了那里,就需要继续的拓宽和拔高它,没有人限制你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更多的时候,限制住我们的,是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谦逊是一种美德
你的优秀不需要自己说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这不是它告诉你的,它就屹立在那里;博尔特是现在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也不是靠嘴说的,而是他用闪电般的速度征服了世界。
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别人,都会做过这样的事,明明做错了,做得不够好,还想要为自己辩解一番。其实事实能够说明一切,就像是,经常吵吵嚷嚷的人说自己本来很文静脾气很好,很油滑的人说自己很实诚,很抠的人说自己够大方,都只会沦为笑谈。
依然记得有一次,堂弟在我们家,爸和我在谈话,跟我讲了一些道理,开始我在静静的听,慢慢的就听不下去了,就反驳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这都是我教别人的,你还跟我说这些。”然后,就听旁边的堂弟小声的说了三个字:不谦虚。当时我一下就脸红到脖子,一时语塞,没有再说下去,也开始反思自己。后来我想明白,谦虚,是一种态度,它不代表你不如别人,而是愿意接纳来自别人不同的声音,不管是你知道的,还是你不认同的,都应该先放平自己去倾听。真正的你是什么样,你做到了,大家就都会看到,好,或者不好,交给大家来评判。
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也要知道自己还嫩
时常看到比自己年龄小的冲劲十足的“新人”,不论是在校园还是职场,“新”是相对的,我们每个人都“新”过,新人有什么特点?激情、投入、乐于尝试,但新人最明显的不足,是经验。
经验,是职场的高频词,时常有前辈长者说,你经验还不足,还需要再多积累积累。年少的我们常常是不屑的——我都会了呀,哪里不行了,你为什么要否定我?
你需要知道的是,经验,不是用绝对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理论落到实处都有不同的场景,或许你的理论是很出色的,但你对实践却比较生疏,经验,是知道什么时候怎么做,怎样安排合理,代价最小、风险最低,知道哪里有坑避免踩坑,这都来源于实际探索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思考,是无价的,也是别人拿不走的,这是你跟那些看起来和你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你,却比你位高权重的人真正的差距所在。
保持空杯
新人不能太张扬,同样老人也不能倚老卖老。我们常通过等级来判断一个人水平高低,某人具备5年工作经验,某人是高级工程师,某人是专家。所以呢?他们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吗?未必。我相信你听过“一年经验用5年”的说法,只要没有在努力了,没有在学习,就都会止步不前,没人例外。
我们每个人精力的有限决定了认知的局限,你在某方面很擅长,另外的方面却可能很笨拙。你画画很好,但唱歌很差;你物理很好,但英语很差。我们一定要把优势落于物,而非落于人,避免对别人的盲目崇拜,也避免自己目中无人。保持空杯,保持低姿态,因为水壶无法往满杯里倒水,也无法往比自己还高的杯子里倒水。
所以,不论你觉得自己有多出色、有多老道,保持谦逊,才能更好的前行。
成长,是一道略不过的坎
如果你问我,怎样才能懂?早点懂不就可以少走弯路?抱歉,这是没有捷径的。人都是吝啬的,希望最低成本发挥最大价值,我知道你想一切顺顺利利,一分钱、一趟路,一分钟都不浪费,但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你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你没有经历过的事,就是空白,道听途说和想象是不靠谱的,它们能够参考,但跟真实的可能相去甚远,生活的偶然性是必然的,我们只是尽自己努力,让它往我们想要的方向走。去尝试,去经历,就会痛,跌倒、碰壁、汗水、泪水......成长,是一道略不过的坎。想明白了,坦然接受这一切,经受历练之后,你才能如预想的那般得到想要的。
不要怕尝试,不要怕开始,不要怕不好的结果,挫折的最终结果,是让我们更强大而不是更脆弱;懂得的最终结果,不是我们更束缚,而是云淡风轻,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