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年12月至1990年11月)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及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冯友兰提出,哲学的任务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人若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人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人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哲学境界) :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目录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任做他所做的事。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目前看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书中常引冯友兰的所说,这名字对我是陌生的,即使偶有听说,也不甚了解,今天百度查找到相关知识,对自己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收获。自以为爱好文学,文学知识掌握的还算多的自己,看了这本书,只能呵呵了,浩瀚学海,我只知点点,还好,没有摧毁我的自信,所说的知耻而后勇吧,孜孜以学,我会更好,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自己要更加努力,不断开拓眼界,发展自己,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