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妈妈4天3晚后,我终于可以完全安心了。
这些陪伴的日子非常有感触。
写了5篇文章。有关于如何护理的,有关于如何提升陪护人员精力的,今天这篇算是有有感而发的一些感受,给自己,也给所有要面临挑战的人们!
①活在当下
全程全情投入陪伴妈妈。做记录。
我觉得记录这个很重要。有助于我思考,更能助我调整情绪。
尤其减少因胡思乱想而耗费精力。
更有助于我更好活在当下陪妈妈。
陪妈妈有好多事要做:要观察,要按摩,要锻炼,要鼓励 ,要交流,要喂饭,要帮助妈妈身体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还要思考,怎样让妈妈觉得自己很值很配得一切美好?
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隔壁床的就很羡慕我妈:恢复的真好。我看着你一天比一天好。好羡慕,你手术第个一晚上你女儿都没睡觉,全程都在照顾你,好好福气呀
隔壁另一床,男的病人(湘雅居然男女混住,但做的手术一样)对我说:
“我原本打算昨天逃走不做手术的,但
看你妈妈术后恢复的样子,我有信心做手术了。不过你护理的太好了,我就,唉…~
③手足和睦太重要
我是老大,有妹 ,有弟。
小的时候总是打架。
现在大了,我们却很团结和睦,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彼此照应。
从手术费用到怎么陪护妈妈我们都有商有量,很快达成一致。
弟弟虽最小,但特别有担当,大部分麻烦的事情他都提前想好安排好了。
妹妹的二宝还很小,虽然陪护的时间短,但她考虑事情比我这个姐姐更周到,细心,更积极。
弟媳也孝顺不计较,又是煲汤煲粥,还总是宽慰妈妈,全家的团结友爱也让妈妈心情特别好。
这种和睦的状态特别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
④榜样的力量
隔壁房前两天做的同一手术,昨天一直在病房呻吟不止,说是伤口痛的难受。
但妈妈到现在都没喊一声疼。
我问妈妈:“一般术后24小时肯定有疼痛不适,怎么没听你喊痛,也没哼唧一下呢?”
“怎么不痛呢,但想到你们为我做了这么多,我连个疼痛都忍受不了,太不应该;再想想年轻时吃过的苦,还有《红岩》里的江姐(这是妈妈年轻时最喜欢看的书之一)现在我这个痛又算什么呢!”
这一刻,妈妈是榜样,是力量。
后来妈妈还跟我分享了她另外喜欢的一本书《青春之歌》……
分享的时候,妈妈眼里有光芒。
我想那本书一定是妈妈的青春,助力她在青少年时代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很庆幸自己可以较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妈妈需要的时候我就在身边。
也庆幸这几年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常工作之余没有无谓的熬夜,也适量进行身体锻炼,更懂得情绪调控,保持身心健康。
当我们用真心和充沛的精力在照顾父母的时候,内心会感觉到特别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