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静
世上有三类人,不论对我怎么样,我都会打心眼里尊敬和善待他们。一是亲人,二是恩人,三是老师。
有一次,和几位女性一起聊天时,期间,有一位美女聊起她的身世,令人颇感凄凉。她母亲生下她以后,就把她送人了,所以,至今,她不原谅她的生母,也不去看她的生母,但是她对自己的养母挺好的。
如果我年青时,听到这样的言论,肯定是非常认同的。但现在我做母亲以后,听到她这么说,我心中却升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
每个孩子的出生,都是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不容易的。她母亲把她送人,固然有着家里女孩子较多,一心想生个男孩子的思想影响。但是,我想,把她送出去的决定,从常理来说,她的母亲一定是非常难过、非常不舍的。
当时,她生母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没有办法养活几个孩子,只好把她送出去。固然伤害到她的情感,但是,那个年代的农村,普遍重男轻女,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她的母亲也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所以,当我听她说,她生母很想见她,她坚持不见时,那一刻,我心里好痛,因为我是母亲,我能猜想出她母亲对孩子的感情、不舍和愧疚。但是,她的不原谅也是很决绝的的态度。
唉,人生就是如此,喜悦和伤感的交织。我曾经也象她一样,对有些事、有些人不能释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我生命中有些陌生而又遥远的亲友,尤其是对母亲和哥哥,有了重新的定位,那就是:余生,不管他们爱不爱我,我永远爱他们;不管他们在不在乎我,我永远在乎他们。
对于帮助过我的,让我非常感动的人,我会奉上一颗赤诚之心。
曾经,一个朋友遇到困难没有告诉我,事后我知道了责备道,“为什么不告诉我?”对方说,“我不好意思再麻烦你,因为你从不拒绝!”
那一刻,我被感动,为自己,为对方。是的,我宁愿为难自己,也要成全对方,因为入我心者的朋友,我待以君王。当然,这样的朋友极少,我一般与人只是泛泛之交。
对于自己喜欢的或者是孩子喜欢的老师,我亦会心怀感激。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感受更深,哪有人会像老师那样对你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这个世间恐怕只有父母和老师是那么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希望你未来走好,会对你施以援手、耐心和付出。
当然,任何一种关系相处过程也许会有误会、也许会有不愉快的片断出现,但是,我能很快地化解掉自己的情绪,因为亲人、恩人(友人)、老师,我只会想他们的好……
不管他们对我怎么样,我只想对他们说:余生,我敬你,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