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扭曲”这个概念有点玄,其实简单一点理解就是指主观的时间流逝感觉随着年龄开始加速,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无独有偶,张爱玲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所以相信大部分成年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一天一天,一周一周,一个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仿佛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这不,新年刚过完,中秋月饼已经上市了,又是一年秋高气爽,号称收获的季节,可是有多少人不是感觉两手空空,心里空空,只留下年龄徒增,昭华易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和虚慌。时间仿佛一分一秒地从指缝溜走了,但却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用记忆增量理论来解释,那就说明我们在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简单重复,所以大脑中的“总数据”并没有像儿时那样处在迅猛增长的阶段,大脑处理今天的24小时,只需要动用几年前就已经存好的索引,驾轻就熟,总信息量几乎没有增加,你主观上感受到的“新东西”当然就少,大脑没有留下印记,感觉今天跟明天,今年跟明年都是在重复,于是也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
比如我,不小心就来到了35岁,但是记忆里却没有35年的记忆。对35年的岁月做个盘点的话,发现可圈可点的事情挺有限的:
儿童时代的印象已经模糊,大概也是因为我童年时代就是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没有干过什么调皮出格的事情,整天就跟着当教师的妈妈的屁股在校园里面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后就小学毕业了。除了记得曾经两次代表过我们镇参加过全市里的普通话比赛并获得不俗的成绩,其他没有什么值得高兴,也没有不开心的事情。
对于初中三年,记忆中就是很骄傲辉煌,因为成绩好,其他文艺综合能力在那个地方那个年代也算出类拔萃,所以特别受人欢迎,受同学崇拜,受老师喜爱,每次我爸去开家长会都觉得脸上特别有光,对我的前途抱有无可估量的期望,另外我还收过几份情书,仅此而已;
高中四年(因为复读了一年)就是日复一日枯燥而繁重的学习,因为重复,可以回想起来的事情不多,留下最深刻的印记也就是早恋这件事了。幸亏高三遇上了当时的初恋男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否则现在连回忆的兴趣都没有;
大学四年,记忆中刻骨铭心的就是异地恋思念的痛苦和每次离别的伤悲,在那个美好的青春现代,我竟然没有太多的纪念或者留恋。
毕业十一年,头一年换了三家公司,最短的一个月,最长的八个月,然后在2007年3月1日到了深圳。这是我人生最近的十年,应该好好总结总结。
2007年,这一年的记忆是彷徨,迷茫和不快乐,因为我在工作中找不到安全感和成就感,无所适从,怀疑自己,怀疑世界;
2008年,唯一记忆的事情就是从HR转到了新的事业部,任营运经理助理,这是我职业的第一个转折点;
2009年,几乎没有记忆;
2010年,中秋节回去照婚纱照的时候摔伤了腿,工作上就是产线开始量产,找到了第一个大客户黑莓;
2011年,完成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与初恋男友结婚了;
2012年,完成了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在深圳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
2013年,工作上的努力拼搏也好,辛酸也好,收获也好,神奇的是这些感觉在现在已经找不到一丝回味。只记得这一年公司花钱让我们去上清华研究院的总裁研修班,再次参加开学典礼,重新回到课室,重新遇到一帮同学的喜悦;
2014年 记忆中就是公司的生意不行了,除此之外没有感觉;
2015年 记忆中干了几件事,考了驾照,报名参加PMP培训并顺利通过,换了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还经历过几个月每早起来跑医院,身心疲惫的痛苦和无奈;
2016年 工作上的记忆已经模糊,大概是因为啥都没有干。只记得报名参加了毛笔书法班,开始接触经书,听闻佛法,并去佛教四大名山之普陀山和峨眉山去朝拜观音的道场和普贤菩萨的道场;
2017年,这一年,我的某根弦好像被触动了那样,我决定跳出圈子去看看,并一发不可收拾。先是报名瑜伽班的培训,拿了高级瑜伽导师证,将瑜伽作为日常的修炼科目,然后请假参加了关注两年但一直不敢行动的蒙台梭利3-6岁的助教培训,刷新了自己对儿童教育的认识,对妈妈这个职业的认识;鼓起勇气零基础报名学习古筝,重新学会游泳,开始主动阅读,涉猎不同的知识范围,报名了中科院的为期两年的《儿童心理学研修班》----我尝试通过体验“新东西”来放慢主观时间的感觉。
从我35年的人生经历来看,真的印证了大脑对于重复性经历的忽略和厌烦,但凡是重复性的活动,我的记忆都是极少的,只有跳出熟悉的圈子,得到一种与平时截然不同的体验时,大脑才会活跃起来,主动地去收集,管理和储存新的信息,记忆库里才会有资料,对时空的感觉才有延迟感,因为有了记忆作为参照物,作为记忆的标记,若干年后你才会对某年某月有印记,证明你在那个时段里面“活过”。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时,我对工作上所经历的努力艰辛也好,收获成绩也好,记忆里面竟然是很淡薄的,不管当时进行的那个时刻自我认为有多重要,工作有多努力或者有多成功,反而是那些自我提升,或者自我体验的事情,哪怕是小事,都完好无损地保留在了记忆库中;可见,工作这件事在大脑中并没有我们主观意识认为的那么重要。
有些人活了80岁,但也许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重复,那么他的寿命宽度其实是有限的,也许有效的生命只有40年;有些人可能只是活了50岁,但他的生命宽度可以达到100年。套用知乎上“舒适区”的说法,要解决时空扭曲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熟悉区”,熟悉区是时空黑洞,会不断加速消耗,吞噬你的时间。掌握了对抗时空扭曲的本领,你就能延长主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