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口气看完了《追风筝的人》。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他忠实的“奴仆”哈桑之间的故事。一开始,吸引我的是作者深厚的行文功力,字斟句酌恰到好处,令人感叹唏嘘。等看了几章之后,便被作者对人物精到的刻画,情节巧妙的设计,还有描写细腻的风格所打动。脑子里,甚至幻生了一幅现实感很强的画面:一个温文儒雅的老者,正娓娓道来他的故事,声音浑厚而有磁性;而我则是那个坐在一边听故事的人,翘首以盼充满好奇。等到读至书的后半部分欲罢不能,人越来越兴奋,只想着酣畅淋漓地读个够读个透。即便现在看完全书几天后的现在,脑子里依然满满都是个中人物个中情节各种想法,久久不能释怀。 碰撞着碰撞着,最后凝结成三个词语。
一、风筝。
全文或明或暗围绕风筝展开,虽然风筝在文中出现次数屈指可数。阿米尔是放风筝一等一的高手,哈桑是追风筝一等一的高手,两人天作之合。但,一次风筝节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面对哈桑的被欺辱,阿米尔出于本能的嫉妒(认为父亲偏爱别人的儿子)和胆怯,选择了退缩和逃离;并在哈桑主动示好的情况下,设计栽赃陷害逼走了哈桑——一个全心全意为他的人。从此,阿米尔背负了沉重的思想镣铐,时刻受到煎熬却又不敢直视,无法解脱。直至最后勇敢的走上救赎之路,成为一个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条有形的明线。
另一方面,风筝隐喻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正直、勇敢、善良、忠贞、爱国等。文章里除少数一无是处的反面人物,如阿瑟夫——一个年少时以强凌弱,长大后背叛国家蹂躏别人人生的混世魔王外,大部分人都积极努力地向上,奋力追求真善美,即使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而高高在上的风筝是信仰是希望是忠诚是自尊……,追风筝的人在奔跑过程中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从这个意义上看,文章歌颂了一群向善的人,赞颂了人性的伟大。
二、救赎
如果说“追风筝”是外在表现的话,那么“救赎”则内化为人物的行动和心理,并贯穿始终。阿米尔的父亲真心爱护哈桑,搭救无辜妇女,是为自己欺骗了阿里(哈桑父亲)和众人在救赎;驾驶员对阿米尔态度的变化,是误解他人后的救赎。哈桑的母亲落魄回归,即便不光彩但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文章主人公阿米尔或纠结或救赎的心理随处可见。风筝事件之后,阿米尔爱上并迎娶了索拉雅——一个被大家唾弃的女子。当时第一感觉,略有疑惑。后来细想,索拉雅也有过“不耻”的过往,跟他同病相怜,或许也不失为一个原因。所以他坚定地接受她的全部,并坦诚他的经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阿米尔对自己的救赎。多年后,他历经千辛万苦寻找保护哈桑的儿子,接受阿塞夫的挑战,以毫无招架之躯直面对手毫不退缩,虽体无完肤却愈加纵情大笑,乃至文中最后写到他不遗余力的追风筝以博哈桑儿子一笑,都是为当年自己偏颇的想法,幼稚的行为和父亲的不光彩在救赎。
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说一个人——拉辛汗。他是阿米尔爸爸的亲密伙伴,是给予童年阿米尔关爱最多的人。他肯定阿米尔的成绩和天赋,帮助阿米尔化解难堪,温和善良。文中的他有过失有救赎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当年,先有阿里哈桑父子含怨离开,他知道所有真相没有阻止;后有阿米尔父子远走美国,他寻找并劝说哈桑抛家弃子,返回故地保卫庄园。最后不幸的是,哈桑夫妻双双横尸街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书中虽没有提起拉辛汗的心理,但字里行间却足以见得他的愧疚。不然病重之际,他怎么会联系阿米尔,请求阿米尔救助哈桑年幼的儿子?又怎么会在被阿米尔一口拒绝后,说出保守了几十年的秘密?包括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包括那句让阿米尔找到 “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更何况,等阿米尔再想联系他的时候,拉辛汗居然不知所踪。种种迹象细细体味,我认为,都可以算作是拉辛汗对过去自身行为的一场救赎。
三、战争
阿富汗内战和苏联的入侵是书中所有人生命的转折点。在战争面前,没有自尊没有自由没有三观没有人格,有的只是种族歧视、欺压凌辱、蝼蚁偷生、破败绝望、家破人亡,无论这个人曾经多么的强大富有和尊贵!文章里,那个沦陷后极端混乱的阿富汗,给哈桑儿子索拉博肉体和精神带来的创伤摧残,包括麻木恐惧等,读来让人愤慨心痛到窒息。
人性的美好与丑陋,历史的残酷与现实,宗教的排他与统一,灵魂的负重与救赎,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发人深省。文章不似那鸡汤型文字,却震撼心灵;不似通俗类各种小说,却情节起伏跌宕;不似写实类传记,却让人有身历其境感同身受之意。
康德墓志铭这样写道:有两样东西,对它盯凝愈深沉,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我想,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每个人头顶都有一方皓月星空,心中都有一条道德底线,凡有所触及,便念念响之。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不愿提及的曾经”,或荒诞可笑或伤人及己,或无心而为或有心为之,只有那些敢于直面凝视、沉思奔跑的人,才可谓是最美的风景。
“为你,千千万万遍。”给所有情深义重,至真至纯的人和事,也包括国家。即使走过弯路,抬头看看天追追那风筝,谁都可以寻找到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