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文字,或许大家都熟悉,如果你不熟,请自行翻阅《月亮与六便士》。
对,他的知名作品。
他的文字,在一些人初看来毫无吸引力,但是一旦深入进去,就会无法自拔,就像我当时看《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是被“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句宣传语吸引,才姗姗拿起此书,说实话,看不进去。
前四章,我在数年的时间里,开始了至少三遍,仍旧没有读进去,但等到我大学毕业到研究生开学的间隙,心里放松了下来,开始耐着性子读,慢慢的深入进去,直到过了第四章的那道坎儿,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连续看了数遍,大呼过瘾。
那种感觉,就像多年前初识《红楼梦》一样,怎么都跳不过第五回那道坎,后来才发现,第五回就是统揽全局的一回目,你可以选择看完全书之后再回来看这一回,也可以把这一回所有人的身世和命运都研究透彻,再去读后面的文章,都可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毛姆的文字也是这样,对,几乎所有的长篇,都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难读的开头之后,才会让人渐入佳境。很多书评人看来,毛姆的文字不登大雅之堂,顶多算一个中等水平的作家,有了这样的评判,毛姆的热度一直保持在不温不火的层次,但是一旦读者不小心进入他的世界,你会跟着他的文字周游世界,发现不同地方风景。
比如《月亮与六便士》描述了不少热带海岛的迷人风情;《叶之震颤》更是把他创作的关于南太平洋上的小说集汇集在一起的作品,一个人把写作的笔触伸向山河大海,他的文字就充满着辽阔之感。毛姆的文字,有着他自己的特征,让热爱他的人读着,有着别样的韵味。
这一部书,是毛姆的读书随笔,每一位作家都会阅读大量的书籍,进行大量的储备,毛姆也不例外。他对多个作家以及其作品进行了评述,比如简·奥斯汀,比如狄更斯,比如托尔斯泰,比如司汤达,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等等,从作品到作家的日常生活,以托尔斯泰为例,作者借鉴了《名人传》中对托尔斯泰的描述,从心理角度分析托尔斯泰和妻子之间的斗争和拉锯战,笔触深入到作家日常的生活当中去,并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作出对作家创作某一部作品的评述。
因为每一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确切的讲,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创作时的境遇的反省。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处于债务累累的状态,也是这样的状态,让他奋起写作,通过赚取稿费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尤其是赌博的需要,赌博成为他间接成为名作家的一个驱动力。他深陷赌博中无法自拔,手里有点钱就会拿去赌,没有钱了就会返回来写作,为此他欠文债一大堆,因为他总是提前预支稿费,以至于文债高筑,使他不得不在赌场上挥霍完后再回来拼命写作,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促成了他一部部作品,也促成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名作家。
作家写作家,从文字上到剖析的深度上,都比一般作者要深刻的多,再加上作家具有优质的创作条件,会根据一个作者的作品进行加工和场景再现,让读者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对作家笔下的作家了解更为深入一些,毛姆的这本书就有这个功能,如果你读过上述几位作家的作品,那么请反身回来,读一读这本书,就会让你心中的作家变得形象具体,有血有肉鲜活起来。
近来有一个话题非常的火,就是读文学有没有用?
如果从经济角度衡量的话,对于普罗大众来讲,读文学并不能改善你的生活,甚至不能改变你的幸福指数,但为什么还要读呢?就像饿了吃饭一样,吃白米饭也能抗饿,吃五花八门的美食会扛饿,吃一些做工精美的点心也会让自己有饱腹之感,各种餐食对于身体,就像各类书籍对于灵魂,文学虽然不能让你升职加薪,虽然不能让你生发新的技能,但是具有愉悦身心的神奇功效,有一句话讲,看电影可以让人过不一样的人生,增加不一样的见识,读文学也一样,遇见未知的世界,遇见未知的人。阿来曾经对文学这样的定义说:文学是个人对社会的认知和体验。你读了不同的作品,自然有不同的体验,这就够了。
毛姆的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更为鲜活的作家以及作品,重新认识了一些人一些事,有所收获。
这本书,我看的电子版,在微信读书,如果喜欢,可以找来看。仅仅是分享,仅仅是觉得书比较好,不是广告,不是广告,不是广告,我没向微信读书要广告费。
所以放心去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