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区第一实验小学
四年级一班 张芸歌
今天的品德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汶川地震后的第三天, 搜救队员在废墟中看见了一位遇难的母亲。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身下小被子里包裹着一个大概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母亲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安静地睡着。 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他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灾难来临时,母亲用朝拜的姿势,载度孩子到生的彼岸...... 用生命托起孩子重生的起点,并用最后一丝气力向宝贝孩子传达着爱意。这种悲天恸地的母爱不禁让人泪流满面,也不免发出诘问:为什么人类对自然灾害面前如此脆弱?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即使不能先知先觉,怎样才能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把伤害降到最低…..
故事讲完,老师总结道,大自然永远有它不可抗拒的一面,除了学习洪水、地震、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面前避险求生的方法, 除了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勇气, 人类也要反思自己的很多行为,很多灾害追根溯源—— 比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 、资源枯竭等问题,其实是人类恣意破坏生态平衡,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结果。当大自然难以负荷之时的报复之举。 地球的明天就掌握在人类手中,你们所见是灾难来时人类的恐惧和伤痛,但是你们是否听到长久以来地球环境发出的呻吟....
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才是老师这堂课的最深刻的主题。古人曾说的所谓人定胜天,不是说人一定能战胜自然,将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真实的本意恰恰是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类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也就是“人定,方能胜天”的意思,而不是“我定胜他人”的思想。
如此,我们更需要了解自然,敬畏自然,懂得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母爱都有幸福的注脚,让世界成为充满鸟语花香,祥和美好的最美家园......
201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