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良是很精明的,张良与刘邦之间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张良:谁给你出的主意?
刘邦:实不相瞒,这个命令是我下的。
张良:那你估计估计,你那点家底是人家项羽的对手吗?
此刻刘邦无计可施,就老老实实的承认:我确实打不过项羽,那你说怎么办吧?
张良就跟刘邦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原话叫: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意思是:你去告诉项伯,说我沛公不敢背叛项王。这句话是《史记》里的原话。
其实这句话说成四个字:叫政治欺骗,说成两个字叫欺骗,说成一个字叫骗,用现在的流行语叫忽悠。
项羽来了,带着他的四十万大军已破了函谷关,张良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刘邦若对抗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而面对张良的计策,刘邦是怎样拉拢项伯帮自己说话的?
张良让刘邦去忽悠项伯,方向有了,刘邦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不需要再请教了;接下来就是刘邦创造性的发明,他又是端酒、又是请项伯进来,接着就敬酒,跟项伯畅聊起来了;然后很快就问出对方家里有个儿子,有个闺女,接着就跟人家结成儿女亲家,刘邦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效率!
正常的两个陌生人相见,一般都是有一个心理芥蒂的,很难快速走的很近。但是刘邦就能够迅速的和项伯建立连接,并把两人之间的壁垒全部打通,还跟人家约了儿女亲家,于是项伯受到刘邦这样的“信任”,也就表明:我相信你!你确实没有背叛项王的心思,但是你第二天一早得赶快来鸿门,见见我们大王。
就这样,刘邦快速取得项伯的信任,为自己赢得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