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两个特点:分条并行、校验镜像。
两种方式实现:硬件RAID(安装RAID卡,成本高)、软件RAID(依靠CPU,对性能要求高)。
分条的概念:
- 条带:磁盘中一个或多个扇区组成一个条带。切分硬盘分条深度的单元。数据库的条带深度较小,图像图片的分条深度较大。
- 分条:多个硬盘中同一个“位置”。
校验镜像:
- 校验:用特定的算法算出校验数据
- 镜像:完全相同的数据存多份
RAID的四种状态:
- RAID组创建:选择相同的硬盘组合在一起形成RAID。
- RAID组正常工作:创建完之后,将RAID组的状态映射给主机。实现数据读取要求。
常见RAID级别
- RAID 0:无校验无镜像,只有条带化。读写性能最高,安全性最差。
- RAID 1:只有镜像,无校验。存两份镜像。利用率低。写入速度慢,读取速度高。
- RAID 3:校验信息单独存在一个硬盘上。校验盘可能负载过大,容易失效。写入数据慢(校验硬盘成为瓶颈),读取速度快。可以允许一块盘失效。
- RAID 5:校验信息分散在所有磁盘上。故障概率小,数据写入相对比RAID3更快。可以允许一块盘失效。
- RAID 6:两次校验,分散在各个磁盘上。有P+Q和DP两种实现形式。
-
RAID 6 P+Q:把两次校验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磁盘上(相当于两次RAID 5),速度写入相对比较一般。允许两块盘同时丢失。
- RAID 6 DP:两块专属盘(横向校验盘和斜向校验盘)存放校验数据。数据写入比较慢,校验盘压力比较大。允许两块盘同时故障。
RAID技术的组合
- RAID 10:运用最为广泛。先做RAID 1,再做RAID 0。
- RAID 50:高性能场景。先做RAID 5,再做RAID 0。
重点关注RAID 5,RAID 6,RAID 50,RAID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