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
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中,当时舍友在看便将其推荐给我,她说这本书很好看,我就特别好奇,让她给我讲里面的情节,记得那晚她给我讲了很多很多,我听着也很感动,决定真的要读一下了,于是在运动会期间就把那本书看完了,感触颇深,今天再次翻开它时便与之前有不一样的感触。
少安,矢志改变命运,终获一番事业,秀莲却身患绝症。
少平拥有现代文明知识与精神,却终究只是个煤炭工人。
少平少安,一个立足乡土,在屈从现实之下奋起;一个渴望城市,甘做一个出走者,在冲击现实中挣扎。
终归,他们获得了什么,我又读懂了什么?
作为大哥,少安担下了这个家,却一辈子被束缚在了双水村,似乎此后一生都只是在过日子。奋斗了大半辈子,历经坎坷,却终究还是农民,最后不过稍微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其实,对比少安少平,他们少年时代本都有极强的发展潜力,都渴望新生活,只是为何最终少安甘于放下年少的梦,难道他都忘了吗。我相信,无论如何,他不是觉新,他没有那么懦弱——他只是不再提起。于我看来,这种成人世界的所谓成熟是很难评述的,抱以理解却绝不愿如此。难道过了狂妄自大的年龄就不能心高气傲,就不能奢谈梦想吗?非得“恭敬”地面对后半生,变得“谦逊”,以至于莫名其妙地淡漠了梦想吗?身边的大人总是这样,为了生活而生活,柴米油盐似乎就成了目的,生命的延续似乎只会在下一代。我理解,当一个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时,他便成长了一大步,但是,即便如此,他就甘心如此轻易地承认自己的平凡吗?难道我们不是自己的中心吗?世界失去了我们也会黯然失色,甚至崩溃,毕竟世界就是我们眼中的世界。
更让人感动的是里面的爱情悲剧,命运的捉弄,生活的不易,迫使青梅竹马的分别,“爱,就能使一个人到如此的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触,就是永远的合二为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结”。从此以后的孙少平与田晓霞相隔阴阳两世……
生命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结束,晓霞的离去,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伟大。“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至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有的归宿,热情的诗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
生命的可贵,不允许我们去浪费每一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让自己快乐,那便是生命的意义,有谁会知道自己的明天是怎么样的?
归而言之,《平方的世界》究竟体现了什么?平凡?伟大?自强?苦难?私以为,是温暖。这是种温暖的现实主义。然而,它终归只是种主义,并不现实。它创造了太多苦难来体现温暖,可生活并不全然只是苦难,何必在苦难中执着。倘若过于执着,这更多的会是一种执拗和愚钝。我们追求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并非苦难,苦难只不过是迈向生活的坎罢了我们向往明天,却也不必刻意执念于明天的阴晴分钟,不然只会南辕北辙。
无谓风雨,经年后定是一番彩虹。珍爱生命,珍惜每一天,活着就要快乐,哪怕生活多么的不易,也要给自己一个微笑的理由。
2019.03.10凌晨 于师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