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3月6日的时候,Ric庆余老师评论了我的一篇文章,说道:“为了长命百岁,还是别跑了,自然界中最长寿的动物是乌龟,你啥时候见过乌龟好动了,长寿一定要静”。虽说这话有一定玩笑的成分,但是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味的坚持运动会不会有点盲目了?究竟什么样的运动计划才是最科学合理的?
-02-
我是2005年开始在北京读书,记得那个时候基本天天都是大蓝天,我最喜欢的是秋天的北京,秋高气爽,关键是没有了南方那讨厌的阴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北京的空气质量达到了顶峰,随后逐渐下滑,然后在2011年开始逐渐出现雾霾,我在2012年离开了北京。
后续有几次出差来到北京,那雾霾的严重程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我也十分庆幸不必受这苦。
就在那个时候,我有个大学室友给我讲了一件事,说有个老外有长期跑步的习惯,雾霾天重的时候也坚持跑步,在北京跑了两年之后,得了肺癌。
当然,我无从查证这个事,但是还是可以用南辕北辙来形容这个老外对健康的追求,就是走在了一条错的路上,而且越走越远。
-03-
我有位同事,也酷爱锻炼,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去健身房或者室外跑步,有时加班到深夜,也会出去跑一个小时,或者骑15公里的共享单车回家。
他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控制体重和体脂,我问他,这么晚跑步会不会伤身体啊?他跟我说,再怎么样,运动也比不运动好,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那年当体检报告出来的时候,包括心电图在内的很多重要健康指标都莫名的不正常了。
-04-
我怀着好奇心,去网上搜寻有关长跑运动员寿命的数据,我惊呆了。
长跑运动员到50岁后呈现明显早衰迹象、记忆力显著下降。据统计,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死于冠心病者占77.5%,很多非常杰出的著名长跑运动员都在不到50岁时死于心脏病,尽管他们的心脏原本也特别优秀。
挪威的长跑奇才俄斯特·门森(1799~1843)44岁死于心脏病;1956年奥运会万米冠军、苏联功勋运动员库茨(1927~1975)48岁死于心脏病;蝉联1960年罗马和1964年东京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埃塞俄比亚“赤脚大仙”阿贝贝·比基拉40岁死于心脏病……
-05-
今天,我还是选择慢跑了30分钟,不过我尽量的控制速度,不让自己的身体感觉不适,而整个过程也一直在思考,慢慢的我也想明白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现代人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参加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很多互联网公司也进军了运动领域,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深深的刻在我们心中,当然,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健康这毋庸置疑,但是如果锻炼过量,不仅不能改善人体的机能,还会导致机能下降,给身体带来负担和伤害。
所以,为了健康,运动要量力而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科学合理的锻炼,莫患上了运动强迫症。
文/小十一爹,2018年3月9日,此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