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四:智辩博识的圣一国师

以下原文载《和汉古今禅门佳话》,菅原洞禅编(1917 年)

        圣一国师讳辩圆,最初在学习天台宗时就以博识强览令众人皆为惊叹。十五岁时,他阅读天台宗的三大部经典,而诘难经师,自陈先贤未发之思想。十八岁时,国师在江州的三井寺(圆城寺的通称)剃度,登奈良东大寺戒坛,完成了德度受戒的仪式。然后,他去了京都学习儒教。一日,他突然独自决定离开京都,便辞别了圆城寺,不远千里拜访下野长乐寺的荣朝和尚。荣朝继承了荣西的法嗣,他提倡教外别传的玄旨,是领会了不立文字之当体(佛之本性)的人。辩圆现在也斩断了多年来的文字的问答工夫,而径入禅之三昧,初次体味到其中奥妙。时年,国师二十岁。

        来到镰仓后,国师参谒了寿福寺的行勇和尚,叩问禅法。他也是在这个时候旁听了当时名闻遐迩的大学者大歇了心的《首楞严经》讲义。和大歇齐名的赖宪僧正是当时三井寺的第一流大学者。时人赞之为“三井的大镜”。恰好此时,赖宪来到镰仓的八满宫,开讲《法华经》。辩圆听到此消息后就立即前去旁听,几次诘难,令其辩答词穷,便戏言:“我久闻大镜之名,所谓大镜称不上是铁倒是块瓦。”这其实是一聪明的骂语。赖宪不愧为一代大学者,非但不怒反而称赞辩圆:“莫非是鹫子(即舍利弗)再现。”是否可以想见他的智辩博才天下无敌呢!

        国师在研究禅要经的同时也研究经论,他四次阅读经藏,但未能获得真正的如如不动。四条天皇的嘉祯元年,即国师三十四岁那年的春天,他终于踏上了航海之途,入宋参谒径山无准禅师。投入其门下,修习了较长时间,最后终得成就,接受了禅师的衣钵归朝。

        国师本来就博学达识,现在加上纵横无碍的禅机,其辩才无人能敌。而在接引的方法上,国师通常也发挥出活泼而灵活的智略。有一则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国师令当时著名的儒学家菅为长为之屈服。经由道长公(即藤原道长)的介绍,此佛儒二杰相会。

        国师首先开口道:“菅公真的是从事儒学的么?”

        为长答道:“是的。”

        闻此,国师道:“我法为历代佛祖传承而来,对于无师承者,我法视之为虚妄,不可信。也就是说,到我这一代,经过了释迦世尊以来的五十五世,从达摩和尚算起则是二十七代,所以说佛弟子都是释氏。不知菅氏从孔子算起是第几代呢?”

        为长一时语塞词穷而退,竟忘了作答。国师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就此一例就可知晓了。后宇多天皇的弘安三年十月十六日,国师圆寂于东福寺的常乐庵中,享寿七十九岁。其门下极多,例如有名的无关普门和尚即后来京都南禅寺的开山祖师,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一)凄凉夜,愁思留小榭 。客身倚梦梦不觉,双鬓寒似当年雪,独忆旧时月 。 (其二)月满楼,晓风寒清秋 。微茫白...
    叶落丶松林阅读 2,555评论 0 0
  • 在字典里,中介者是指“协助谈判和解决冲突的中立方”。在模式设计里,中介者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公开一个统一...
    smartphp阅读 4,090评论 6 3
  • 元认知能力,听起来挺高端,挺科学的,挺抽象,很不容易理解的感觉,但是当你真正的理解了,真正的运用过了,就会发现其实...
    松球42阅读 1,540评论 0 1
  • 每个男生心中都有自己的女神,但因为每个人的品味是不一样的,喜欢的女生也是不一样的类型。有人喜欢可爱的,有人喜欢单纯...
    随笔星文阅读 4,037评论 1 0
  • 凌晨四点半,秋老虎的闷热还在。 一夜未睡,因为喝了刘老师的好茶。从标准味道的辛香肉桂,到陈放了十年,每一泡都有变化...
    房小羽阅读 2,890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