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仰韶文化遗址
武城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18公里武城村东800米处,南依高崖,北临汾河。自沟口向南伸延,长800米,东西宽600米,文化层厚1~2米,内含以仰韶文化为主,间有龙山文化。发现有窑址遗迹,可辨器形物有陶片等,1979 年经中国博物馆新石器研究员李锡敬考查,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稷山博物馆立档保护。
吉家庄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县北1公里吉家庄村北50米处,南北长500米,东西宽500米,灰层厚1~2米,内含为仰韶文化。发现有石斧、石球、陶罐等,可辨器形物残陶片。1979 年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
贾峪仰韶文化遗址 在县城东北2.5公里贾峪村东300米处,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地面暴露可辨器形物有纺轮、尖底瓶等残陶随地可见,均系仰韶文化。1979年经李锡敬考查,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现为耕地。
西社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13公里西社村西30米处,东西长500米,南北宽150米,剖面灰层厚1米左右,内含为仰韶文化。发现石斧、石锛、石锄等,还有盆、罐等可辨器形物陶片。1979年前被省考古所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保护完整。
东段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10公里东段村北10米处,地名北美圪塔,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剖面灰层厚1米左右,内含为仰韶文化。发现有罐、盆等可辨器形物。1979 年经李锡敬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
桐上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东1.5公里桐上村东300米处,地名东圪塔,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地面暴露残陶、尖底瓶等陶片甚多。1979 年前被省考古所确定为仰韶文化遗址。
马家巷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西 12公里马家巷村东南500来汾河之滨,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1985 年经省考古所发掘,掘2个探方考究,文化层厚1米以上,内含为仰韶文化。发现有大量石斧、石铲、石锄等及可辨器形物陶片,已发掘一部分。
第五节 龙山文化遗址
底史龙山文化遗址 在县城西13公里底史村西100米处半沟中,南北长800米,东西宽500米,崖剖面灰层厚2~3米,内含以龙山文化为主。 发现夯土层及可辨器形物盆、实底瓶等残陶片。1979 年经李锡敬实地考查,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现保护完整。
柴村龙山文化遗址 在县城西南10公里柴村南约500米沟中,南北长500米,东西宽200米,剖面文化层厚2米左右,内含以龙山文化为主。发现有石镰、石斧、残盆等可辨陶片。1979年李锡敬实地考查,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保护完整。
上费龙山文化遗址 在县城东南12公里上费村西约300米处,地名古村,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地面暴露残陶、盆、罐等可辨器形陶片随地可见。1977 年被省考古所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
化峪龙山文化遗址 在县城西北10公里化峪村南约500米处,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崖面灰层厚2~3米,内含为龙山文化。发现有石锄、石刀、石斧等,还有可辨器形物陶片。1979年前被省考古所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
吴嘱龙山文化遗址 在县西北12公里吴嘱村西200米沟中,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剖面灰层厚1米左右,内含为龙山文化。发现有窑址,盆、罐等可辨器形物陶片,1977年被省考古所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现保护完整。
第六节 东周文化遗址
底史东周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西 13公里底史村东100米处,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剖面灰层1米左右,内含以东周文化为主。发现有石斧、石锛等及盆、罐可辨器形物陶片。1979年经中国博物馆李锡敬考查,确定为东周文化遗址,保护完整。
马村东周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西 4公里马村东20米教场,南北长700米,东西宽100米,灰层厚1米左右,内含以东周文化为主,发现有罐、尊、鼎、盆等可辨器形物陶片。1979年前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确定为东周文化遗址。
阳史东周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西15公里阳史村东南约300米处,地名古堆,南北长800米,东西200米,灰层厚1米左右,发掘出土的有石斧、石刀、石球、蚌刀等,以及釜、盆、罐等可辨器形物陶片。1979 年前被省考古所确定为东周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