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90年代初,当时还在读小学三四年级吧。有一次,在一栋居民楼里面跟小伙伴捉迷藏的时候,被一位老奶奶招呼了进去,原来她家里有台游戏机,打算做个包机生意。这在当时已经不稀奇了,学校附近已经有很多临街门面都被改造成了红白机的包机房。
但是这个奶奶家略有不同,因为她指给我们看的是,一台黑色的游戏主机和黑色的卡带。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世嘉的16位主机MD。当时,老奶奶拿出来的是一张合卡游戏,里面有“战斧”和“格斗三人组”两款游戏。
打开主机电源,我就被游戏画面给震撼住了!这不是外面街机才有的画面吗?居然能在家里的电视机上玩到了!在我们小小地试玩了一刻钟后,老奶奶给出的价格是2元一小时,比玩外面玩红白机贵上5毛,但我觉得特别划算。
要知道当年街机厅那种地方人员混杂,我们这种小朋友在没大人陪同的情况去那里玩,往往是要被欺负的。轻则被抢币,重则被抢钱。所以,平时根本不敢去。而且即便有大人陪着,就我们的水平一个币也玩不了多久,特亏。
而在这个老奶奶家,就这么一台电视机,因为地方隐蔽平时也没多少人来。所以,只要花2元钱就能安安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游戏专属时刻,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从此,我就常常来老奶奶家包机打游戏了。
一来二去,我就跟老奶奶很熟悉了,知道她姓李,老伴去得早,儿女又单独成家了,以前还带着孙子,但是现在小孙子也上小学了,回去跟了父母住,所以这边就她一个人居住,守着老房子。而这台游戏机就是之前给孙子买的,为了不影响学习就留在李奶奶家了。以上这些信息,自然不是老奶奶跟我说的,而是我在打游戏的时候,李奶奶跟邻居唠嗑,我在旁边听来的。
李奶奶人很好,跟街道外面那些当老板的大叔大妈脾气完全不一样。还记得以前过暑假的时候,因为我爸妈工作的关系,他们只会晚上回家,所以没地方可去的我,有时会从上午一直包机到下午。这时,老奶奶总是会留我一起吃午饭,我也毫不客气地答应了,不过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游戏。
民房里面的包机厅最是隐秘不过了
李奶奶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跟我聊天,谈些生活上的事情,还会很关心地问我作业做完没有,嘱咐我不要因为打游戏忘记做作业了。说起写作业,也是很有意思的。
虽然因为一个人在家的原因,父母总是会给我较多的零花钱,但是再多的钱也不够打一整天电游的。回家又觉得很孤独,特别是雷雨天气,阴沉沉的,一个人在家特别害怕。
跟李奶奶吃饭的时候,我顺口就说了这些,然后李奶奶就说,以后就拿着书包来我这里吧,在这边写作业。
于是,以后我就带着书包来去李奶奶家了。而李奶奶又是个很大方的人,在没有其他小玩家过来打游戏的时候,只要我做完作业了就会让我打上几盘,哪怕我手里没钱。不过,有个原则李奶奶一直很坚持,就是最多在她家呆到外面广播响起的时间,理由是怕我爸妈到处找人。那年代,每个单位宿舍区到了下班的时间点,都会通过高音喇叭放广播,所以,我当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广播的叫声。
李奶奶很长时间就只有上面说的这盘二合一卡带,最开始我玩得最多的是《战斧》,释放魔法很华丽,特别吸引我。但是关卡太短了,没到一个月,我就开始腻味了。于是,转向了《格斗三人组》,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技巧,偶然发现一个新的招数我都能兴奋好半天,不过自己水平实在太菜了,一个人始终没法通关。于是,我就开始请同学一起来玩,毕竟双打会简单不少,而包机的价格是不变的,对比外面的奸商,李奶奶真的是非常厚道。
不过可能是李奶奶家实在太隐蔽的缘故,生意一直都不是很好,虽然老奶奶又托人买了新的卡带,但是依然没有带来人气的提升。
我也帮李奶奶做过不少宣传。我们学校的学生,凡是我喊得动的,都来过。
但那时候街机热度越来越大,别说李奶奶家,就是以前很红火的红白机包机房也开始陆续关门了。努力过几次,李奶奶也放弃了,按她的话说,“随老天爷心意吧,反正也只是图个热闹。”
后来,我也开始玩腻了李奶奶家的那些游戏,加上父母逐渐对学习抓得紧了,有时候还会锁上门把我关在家里,所以也慢慢也去得少了。
终于有一天我再去的时候,李奶奶告诉我,游戏机已经拿回给她孙子了,她不再做打游戏的生意了,而且过一阵子就打算跟她儿子住一起去,毕竟身体不行了,需要个人照顾着。虽然早有预感,但是真正发生了,当时虽然人小但还是感觉挺失落的。李奶奶最后还拿了一盘FC卡带送给了我,说是特意给我留的,作个念想,当时感动得我不要不要的,虽然那是一盘100合一的卡带,并不好玩。
长大以后,各种各样的包机房我都去过,但像老奶奶那里有一种“家”的感觉的地方,却是再也没遇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