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看《少年派》的时候,以邓小琪为主题写过一个关于校园暴力的短文。当时我把这件事情定义为校园暴力,但是其实这件事情也可以定义为语言暴力。而昨天我自己也感受到了语言暴力。
我当时在看《带着爸爸去留学》的时候,其中有一集,武丹丹背叛了他和黄小栋之间的“患难感情”,跟着令她心动的steven,一起去海边看日落了。弹幕上那么多人骂她绿茶婊,那么多人骂她小三,我实在看不过去,说了几句我自己认为较为中立的话。我没有认为武丹丹这样做是正确的,但是联系到故事的前后,武丹丹意识到自己错了之后,主动跟黄小栋去道歉了,是黄小栋无法接受,甩下武丹丹管自己跑了。武丹丹虽然做的事情不符合道德,但一定要说她是绿茶婊或者是小三,真的是无稽之谈。
我去搜了一下绿茶婊的定义,简单来说那些长得好看,会装可怜,善于玩弄感情的人才会被称为绿茶婊。而小三,通常是指插足别人婚姻的第三者,简称为小三。
所以这两个定义,严格来说她都是不符合的。我认为她没有玩弄黄小栋的感情,她是很直接的,追寻了自己的心跳就过去了。非要说她有问题,可以说她背叛了她和黄小栋之间的患难之情,这样说还有几分道理。小三更加不符合了,连家庭都没有,哪来的小三呢?
有人看了评论之后骂我说,“你自己肯定是一个小三”,诸如此类的人身攻击被强加到了我身上。我觉得这种语言暴力的人逻辑真是绝了,我们本身是在讨论这个剧情,对于剧情,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她非要把事情说到你的头上。我的理解是她找不出你评论当中的漏洞,就只能泼妇般的骂你,骂的有没有道理她不管,她只要骂出口爽就行了。
你们见过泼妇打架吗?她们的争吵起点可能非常简单,但是一开始争吵就以人身攻击为主要语言,进而引发打架。打得过的那个人觉得自己能打架,老牛逼了;打不过的那个人通常坐在地上哇哇乱哭,让别人来看看这个揍她的贱人。我觉得大多数的语言暴力都是类似于泼妇打架的这种戏码。
我们能跟泼妇打架吗,当然不行,因为无论打不打的赢,都会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