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我在听书无意中听到语音刚落。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耳熟能详,又朗朗上口的一句普通话,却一改往日,在我心里冒出一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手”,我想的标题与原话相悖。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是你我能看透的万事红尘。但是世上事可以归纳为三件事,老天爷的事,别人的事,我的事。前面两件事我管不了,只有我的事能自主。
自主,就能自由的选择,要么得到(愿意),要么放手(失去)。
选择,是解决选择结果的前提。
而选择放手,也要先握着手,才谈得上放手。而选择放手的前提,是要先感受“得到”。
呱呱落地,我们无师自通,通过哭声表达需求,得到安全感、水、食物、舒适、疼爱、拥抱、快乐等,那时从得到妈妈的爱感受世界。
青春飞扬,我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得到尊重、信任、关注、认可、理解、赞扬等,我们得到的精神层面优于物质层面。那时通过自我认知得到打开世界的大门。
从热血青年到迟暮之年,我们得到的更趋向于现实。机遇、地位、成就、金钱、房子、车子、重视、陪伴、爱等,人生的后几个阶段,我们得到阅历来接纳世界。
这些生而为人的本能得到,那些让我们心心念念得到的人、事、物,无不在冥冥之中为我们奠定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达。
世上事,世上无事,哪来难事?而世上无难事,不也是得经历“得到”之后,才能对“难事”释怀的吗?没有得到,从何放手;没有经历事,怎么懂事;没有遭遇难事,没法体会难事。
所以世上无难事的前提,是得到之后,坦然自若放手的豁达,从而痛彻心扉的体悟放手的意义升华。
感受“得到”的满足和滋养,会不会助长放手的无法自拔呢?
凡是被得到满足和滋养过的人,如果真因为放手,而释怀不了,那就让该毁掉的毁掉吧。
如果在我们生命中经历得到后,却能因为放手,导致自己一蹶不振的,说到底,那得到的本身也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能被放手和失去毁掉的,本身就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相反,如果因生命中的失去和放手能毁掉自己的话,那我愿意冒这一种险,却有可能,避免另一种更坏的结局,想必也是值得的。
当一棵树,选择不砍伐,不是你放手后的失去。当树木成荫,劳动者在树下休息,反而是另一种得到。
当你遭遇误会时,选择不据理力争,不是你放手后失去辩解的机会。冰释前嫌的那一刻,反而是另一种得到。
当你用心良苦时,选择不计较回报,不是你放手后的失去。高堂满座时,反而是另一种得到。
享受过世间繁华,拥有过富可敌国,得到过人间美好。却不能在生活的智慧中,参透放手的魅力,所带来的豁达和圆融。或许那才是比失去更可悲可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