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因为自己不能做出一个“好”的计划而烦恼?是否常常游走于各种兴趣于爱好之间而不能坚持下去?是否会因为做好计划却不能实现而焦虑?......
这些问题在生活当中很常见,而通过践行思行合一体系两个月之后,让我彻底摆脱了以上问题。我还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了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老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即统一秉性与行为,在深入的学习与修炼之后而去践行。
而在当今这个知识泛滥的时代,这一哲学理念在某一方面已经不再适用,比起知识,我们更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推崇“思行合一”,也就是思考与行动并行。
思行合一体系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思考能让我们明确自己的初衷,学会独立分析自己的现状;其次,这个体系能够作为检验计划的可执行性;最后在执行当中进行记录与反思,以求精进。
其实思行合一体系就是一种集思考与行动为一体的思维模式。
下面的是整个思行合一体系的框架,感性兴趣的伙伴们可以查看我的《2016年1月份培养写作能力计划》(请点击蓝色字体)
一、初衷:真正渴望获得的是什么?
二、优势:评估自己的优劣势和资源(SWOT分析法)?
1、优势:
2、劣势:
3、资源:
三、目标:如何衡量初衷的达成程度?
四、计划:用哪些方法才能达到目标?
五、执行:每日记录与反思
1、今天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情?
2、发现了什么问题?
3、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我的解决方案
5、今天的收获与感受
怎么理解思行合一体系?我先给大家伙举个栗子吧!比方说,你今年的愿望是去旅行,那么这就是你的初衷。而你为了完成这一初衷,就得去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可自问:“我有时间去吗?银行卡里钞票够用吗?”然后给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要去旅行的地点在哪里?后面,你又忙着订路线,订机票找酒店,这些就属于计划的部分。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确自己的初衷放在第一位呢?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问题。因为当你不知道自己渴望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或者说你想要的那个东西太泛泛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法去做计划,更别谈实现了,做起事来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般乱撞。
第二个部分是关于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以及资源等,其实就是利用SWOT分析法的思想进行自我分析。而分析的一定要真实地写出来,这有助于你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估完之后会发现,我的优势原来有这些。如果我要实现自己的初衷,就必须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如果发现初衷实现难度极大,那么也可以考虑适当的弃守或者降低初衷的标准。
第三部分需要对初衷达成的程度进行衡量,值得一提的是衡量最好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比方说你的初衷是培养跑步的习惯,那么你就需要想好每天应该跑多少时间?一天跑多少公里?一个月又跑多少公里?
到了第四部分,就可以开始做计划了。这里常会出现的误区是,我们所作出的计划完全属于自嗨型的,可执行性差。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书,到了要执行的时候就会发现压根没法执行,或者执行难。这时,可以参考的调整方法是重新审阅初衷,降低标准,换一种执行方式......
最后一个部分尤为重要,很多朋友在执行自己的计划的过程中,常会夭折掉。苦恼的是,连自己是怎么挂掉,一无所知!!原因到底是什么?第一,没有每日记录与持续跟进执行结果,看不到细化的行动。第二,无法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当然也就不能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与应对的解决方案了。最后,可以写出收获与感受,梳理自己一天当中的心情。
到这里,很多朋友可以会有疑问,每天都要记录与反思太麻烦了。是呀,实现初衷这件事儿本来就不简单嘛!每天请留出一点点的记录与反思的时间,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受益无穷。那什么什么总结再也不用到处翻看了,那什么什么问题简直就是小case,自己可以搞掂。我一般都在睡前留出20~30分钟利用玩手机的时间来记录与反思。
这就是整个思行合一体系的框架,当你套用了这个框架,应用到你的现实生活当中,慢慢形成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另外思行合一还可以延伸到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方方面面。还等什么呢?我们一起去实现自己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