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另谋高就,大家都组织饭局给同事送行,鉴于平时的关系和组织饭局的同事的关系,两次都参加了送行的饭局,每次饭局持续的时间为4-5小时,结果都是喝大了,虽然说睡一觉后基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不舒服的感觉还是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状态,可能得持续两三天才能恢复过来。当刚恢复过来,又有新的饭局,新的酒场需要参加,可能是同事之间的交流,也可能是陪客户的需要,总之,这样的事是无法断绝的。饭局和酒场经常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那么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好好分析餐桌文化成为必要了。
从投入角度来看,参加饭局和酒场一般得投入4个小时,占据可有效支配时间的30%多(按一天12个小时计算);身体上产生很大的负荷,对健康造成持续的影响;酒后精神状态欠佳,影响第二天的工作;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恢复,一般是24-48小时;影响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影响了阅读学习的时间;从意志力方面也是削弱的过程,容易产生坏的习惯,如果控制不错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喝酒了不能开车,需要打车或代驾,消耗了我们的金钱;如果在酒桌上喝多了没有控制好,还有可能与同事产生争执,产生矛盾的概率比平时清醒的时候大很多;酒后失控的概率变得无限大了;这些都是我们为参加饭局和酒场所付出的代价。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那么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从产出的角度看,饭局和酒场主要的作用是经营人际关系,交流感情。这个度非常难以控制,我们往往会过度饮酒,特别是人数超过三个人的时候,这样的话,经营人际关系,交流感情的作用就变得非常渺茫了,大家都喝多了,甚至第二天都不记得当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了,所以这个产出的效果很多时候是不明显的。
总结了喝酒的投入和产出可以看出,在喝酒这件事情上投入的代价太大,产出的效果太差,甚至于没有好的产出,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大家还要经常干,反复的干呢?每次酒后我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只是身体不舒服,每次酒后都发誓不再喝酒了,但每次有人因各种原因邀请一起喝酒时拒绝的态度又不是那么坚决,特别是不经常一起活动但又想经营人际关系的同事,基本上很难拒绝。但是同事那么多,靠这种酒场经营的人际关系有多大的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人际关系的终点还是看你是否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来维系的,是通过多次的交易来构建的,不是看你喝酒的表现来确定的。酒品如人品这就话是纯扯蛋的,不喝酒就不能办事吗?但在中国这个社会现状来说,很多事真的就是一杯酒的事了,如果一杯酒解决不了,那就再喝一杯,再喝一顿,两次三次感情就到位,事情就可以办了。这到底是个什么逻辑,我到现在都搞不明白。除了宴请客户,同事主动邀请,我很少主动邀请别人喝酒的,我对喝酒这件事没什么好感。
在这件事上我又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所谓的酒量问题,也非常符合刻意练习的原则,但这个不是好的刻意练习,甚至只能算无意的练习了。如果稍微能喝两杯酒,酒后状态也不错,大家都会说有酒量,于是每次喝酒都会叫上你去参加,每次都能喝上比上次更多的酒,慢慢的,酒量就真的上去了;如果刚开始也能喝两杯,但状态非常差,大家就会说这个伙计喝酒不行,于是基本很少叫他一起喝酒了,于是酒量就真的不怎么样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的酒量是差不多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对待两个人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这种状态,从长远来看,不是因为我们的天赋决定我们从事什么职业,而是我们从事的职业造就了我们这方面的天赋,那么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刻意练习是否就能是我们获得从前不具备的天赋呢?这样的案例世界上有很多了,我们每个人的潜力都有可能让我们变成天才,只是我们是否能有意识的去发觉,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成长。
很多时候是我们持续不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让我们获得某些方面的能力,并不是我们天生就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的,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和引导,尽可能的在投入产出比大的方面进行合理的引导,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也尽可能避免参加投入产出比小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