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国家。
——题记
“我们祈祷和平,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崇尚伟大,可贵的是,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是孟晚舟女士回国之际在朋友圈上发表的一段话。她的回归,中国共产党功不可没;她的回归,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她的回归,象征着今天中国的强大!
九月已逝,十月来临。这是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九月,一个令我满怀激情的十月——停课已久,国庆过后我们即将复课,再次踏上中考备战之路。
九月本该是个秋高气爽,街道繁华的好月份。但万事总有意外——彼时福建,辛丑年中,殷忧圣启,新冠肺炎,再次肆虐,山河动荡,草木同悲。繁华的街道,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美丽的景点,无人观赏;每天早晨从窗外传出的整齐嘹亮的读书声,也消失不见。做完核酸检测,我们抱着各自的书本回家,居家防控,居家学习。
尽管这样,我也绝不“两耳不闻窗外事”。我听到的,是每一个福建人的相互鼓励,是十四亿中国人民喊出的“福建加油”,是中国共产党发誓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我看到的,是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医疗物资,是那些医疗工作者奋斗的背影,是中国共产党所写的“生命重于泰山”。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却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有风挡风,有雨遮雨,有疫情就抗疫!“德尔塔”病毒席卷福建,党和政府立刻派出医护人员支援福建,下达各种疫情防控命令,并进行多轮的核酸检测,为人民群众出钱治肺炎。广大医护人员也把防护服当盔甲,把医院当家,没日没夜地与死神争抢着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驱赶着城市上空被疫情笼罩着的烟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积极配合防疫措施——终于,有一天,手机屏幕上的数字不再增长,形势不再严峻,福建各市解封,我们,要再次回到那个寄托着梦想的校园。
此刻,我正坐于桌前,这个月以来的报道在脑海里一幕幕闪过,不觉间,泪水氤氲了眼眶。我感动于生在这样的国家,感激于这个国家有中国共产党。因为他们,我,我们,每一个你,每一个追梦的少年,能再次回到校园。
幸福,是一代代党员艰苦劳动所创造的。一百年前的他们,为了现在的中国,拼尽了所有的力气。1921年,他们正年轻,为此时此刻的中国,向残酷的天地,献祭上自己的生命。
就这样,匆匆数十载,芬芳开遍了盘陀这个小镇,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个小镇的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的强大。回望过去,厚重的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与感动。从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到现在中国的凛然而不可侵犯;从1966年12月28日,我国爆炸了第一课氢弹,到现在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从2000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带着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到现在的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像是在雾中奔跑,看不清前方,但我们知道,路,就在脚下!
中国,这个充满光的的灵魂,曾逾五千年不散,今历七十二年而复生,夺目光华在磨砺和倾轧中流光溢彩而出,周身的陈痂旧疤都在涅槃中化作新的力量。
看啊!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丝丝缕缕地洒在稿纸上。此刻,一个女孩正握着手中的笔,一笔一划写下对祖国的爱意。“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请让我去追逐那遥远的梦,我愿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的洪流,让青春的脚步紧随国家的脉动,不忘初心跟党走,感党恩,以青春的理想和追求,责任和担当跑出青春的“加速度”,护这巍巍中华,护这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