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的《苍炎》终于到货了……
这是羽生结弦的自传,大部分内容应该都是他的日记,还有一小部分是用第三人称介绍了他的经历。
这本书里,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都是很通俗的言语,记录了他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也将他的想法、他的感受、他的心情如实的记录了下来,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看到了他的努力,看到了一个更真实、也更生动的羽生。
他说:“我常常觉得,这世上并不存在什么理应如此的东西。”“人活在当下,不管如何要珍惜每一天。”“通过能给观众勇气的表演,拿到理想的成绩,并让观众感受我的心情,这就是我选择的竞技——花样滑冰的真趣。”“因为真的很喜欢滑冰、很喜欢跳跃,所以才滑冰,才像这样参加比赛。”
羽生之感恩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感恩的羽生。每次表演结束,他都会放弃话筒,从胸腔声嘶力竭的喊出对观众对大家的感谢。
以前,他觉得自己表演成功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但从全日锦标赛到世界锦标赛,羽生逐渐意识到了支持着他的人们的心意。
他说:“有那么多人让我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有那么多人从心底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真的是很幸运啊。”“我就是被大家这样支持着,才走到了今天……”“我还意识到,我也被音乐支持着。”
而对于大家的支持,他说:“接受宠爱、依赖宠爱又有何妨?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受到这样的厚爱,我觉得自己必须为传达点儿什么而努力。我想,只要满怀情感地去表演,就一定能真正传达点什么。”“如果这样的表演能给观众带来哪怕一丝力量,那么不论发生什么,我都想一直滑下去。”“大家对我的花花表演的期待,是我努力训练的动力。”“我还是想努力成为,也必须成为大家期待的那个自己。”
羽生之尊敬
由小至大,羽生对其他的花滑选手始终保持一种敬意。一直认为,因为他们,花滑才有了更好的发展;因为他们的优秀,他才学到了更多,才能做的更好;也因为他们,他才会更努力希望能超越他们。他也一直关注其他的选手,欣赏他们的优点,观摩他们的练习、表演,向他们学习。
他说:“因为国内有和我同龄的、有实力的选手,这才让我能从小就和他们一起战斗。”“也正因为有卡钦斯基这样的选手在,我才觉得升到成人组是正确的。我觉得只有互相刺激才能滑的更好。”“不管哪个选手,我都想从他们身上偷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因为只有和大家一同战斗,才可能发现更多要解决的课题……”“四周跳……费尔南德兹在这方面走在最前面……我是为他而来的,我很喜欢他的四周跳。”“我心中的奥运冠军始终是普鲁申科,我想要成为像他那样优秀、强大的选手。”
羽生之不甘
羽生有极强的好胜心,一路走来,似乎都是因为不甘才激发了他要更加努力训练,争取零失误,争取赢过对手,争取超越自己,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对他而言,输掉了比赛,不甘。没有发挥好,不甘。
他说:“我是不服输的性格,想赢,不想输。”“人是贪婪的,克服一个问题后又想着继续跨过下一个坎儿。我的贪婪大概比一般人还要高出一倍。”“心中悔恨感越强烈,就越会让我想全身心投入之后的训练,为了把失败的部分在下一次比赛中全部挽回而认真参加训练。”“输了比赛的不甘心最后成为变强的谈话。这根弹簧,现在变得更强力了。”“不管自己的水平多高,只要还有强大的对手在,就会燃气斗志。”“但要真的夺冠了,下一次就必须超越夺冠时的自己。我的理想就是不断地进行这样的战斗。”“我希望在享受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羽生之谦逊
他了解每一个优秀花滑运动员的优点,并真心的肯定、赞美,他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新手,哪怕是对手。每次比赛,羽生都会认真对待。夺得了冠军,高兴、兴奋之余,却也不会盲目自大,他能很清醒的知道哪些时候是因为自己正常发挥零失误,哪些时候是因为更厉害的选手没有参加或失误。
他说:“每个选手都有自己擅长之处,也有让人羡慕之处。比如金博洋的四周跳、费尔南德兹的稳定性、陈伟群的滑行,不胜枚举。因为有这么多可以向往的长处,所以我完全没觉得,自己是站在最高处的,我才能发现,‘啊,原来还可以跳得更多啊!’。正因为有目标,所以才觉得快乐。”
他说:“如果说是我提高了男子单人滑的水平,我倒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只是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罢了。”
羽生之思考、反思
对自己的每场比赛、训练,羽生都会进行反思,力求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努力去解决、改进,争取在下一场表演中做的更好。他不仅从技术、体力分配、呼吸方法、时间分配、训练方式、身体上上下下各个部位的动作……还从心态等各方面去分析、研究。
他说“我想成为艺术家,但运动员也有运动员的厉害之处——绝对的力量、高超的跳跃技术……这样的运动员的技术自然得先掌握,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成为艺术家。”
羽生之追求
从两周跳、三周跳、四周跳,到奥运冠军,到4A……他一个个实现着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并通过不断的观摩、意象、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术。他知道要把一个节目表现好,需要更好的体力支撑。他知道,除了跳跃,滑行、旋转也是必不可少。他凭借超乎寻常的斗志,逐渐完善技术,完成编排节目。
他说:“也许对于一个节目来说,永远不存在所谓的完成。”“如今,我终于能完成节目中所有的跳跃动作了,而艺术性上,我觉得自己终于能展现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表演了。”
羽生之高标准、严要求
羽生受伤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除了练习表演的摔伤,还有身体的病痛,但不论怎样,他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在伤势还未痊愈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也经常带病上场,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完成每一场表演。
他说:“除了努力,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为此,尽我所有,做我能做的事。”“全力以赴可不是说笑。每一天都拼尽全力,那才叫全力以赴。”“为了提高心肺功能,我会戴着口罩滑。这可是……相当辛苦的。……在摸到挡板前不能摘下口罩。……如果不能做到这种程度,我就还是弱小的我。”“我想比赛真正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如何才能不输给自己的身体,如何努力保持自己的内心去战斗。”
他说:“毕竟受邀参加冰演,责任重大,无论如何都得呈现最棒的表演才行。为此,就算勉强自己也得尽力做到。”“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节目展现出来,不是被切割成跳跃、旋转等一个个动作。”“希望表现出完整流畅的感觉。”
对羽生而言,“全力以赴、气势全开的同时,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这样的表演,大概就是我现在的个性吧。”
以前不太喜欢自传,可是看完羽生的自传,却觉得写日记真的挺好。虽然不似羽生结弦的《苍炎》,能被众多粉丝、冰迷喜欢、关注、收藏,但是作为自己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却是很好的一种记录形式。
中学时,似乎已经开始写日记了,陆陆续续,直至如今,有的是笔记本,有的是空间,有的是朋友圈,却从来没有好好的收集、整理,如果把自己的日记整理出来,应该也挺有趣的。
日记,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