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有故事的。
从汉光武帝刘秀与牡丹仙子到唐武则天与牡丹仙子,无数的神话故事赋予牡丹花各种品质。或善良美丽、或端庄富贵、或刚直不阿…令我不敢苟同于周敦颐之《爱莲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我想众人爱牡丹自有牡丹的可爱之处吧。
小时候,牡丹品种是稀缺的,让我把芍药当了牡丹好多年。正应了“人间五月花正艳,错把芍药当牡丹 ”。后来才知道它俩一个是草木植物,一个是木本植物,区别之大,可见一斑,由此,只能笑自己无知了。
1997年秋,学校组织上华山,回程时,路过龙门石窟和白马寺,记忆中除了走马观花的感觉只剩下龙门石窟中掉头的石人和白马寺前的那匹亘古不变的白马了。
2013年春天,登泰山返程时绕道曹州看牡丹。因为是4月下旬,花已有凋谢之感,所以还是留下了未睹牡丹盛开的遗憾。
这次,专门看牡丹。
因为路远,5:20出发。妈妈一听说我要外出,非要起来为我做了两个荷包蛋,真是有妈的孩子象块宝呀!有妈在,我永远都是幸福宝宝。
队伍越大,越不能准点出发,总有一部分人是要拖后腿的,而习惯于准时上课的我们呢?已经第二次说不跟这样的团队玩了,可还是又跟着来了,个中原因说不清道不明,但既然来的,那就耐心等待吧。
10:24分,车辆抵达洛阳,为避开观花大潮,群主颠倒了路线,决定先游明清古镇魏家坡,再游国家牡丹园。
魏家坡古镇,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在洛阳市区北五公里处。简单的说魏家坡就是在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建起来的官宦住宅,宰相魏仁博在洛阳的一处私家园林,也叫魏氏池馆,就是今天的卫坡村,而魏宰相一生特别的喜欢牡丹,只要听说哪里的牡丹特别的好,他就会不惜重金全部都买回来。故尔还成就了名品姚黄、魏紫、欧碧、赵粉“四大名种”中的魏紫,为后世留下了一抹紫色的花香。故有诗云:姚黄魏紫多锦绣, 琼枝玉叶倍芬芳. 莉影月下无双艳, 好占人间第一香。
古民居,也就是卫坡古街,又被称为老街,老街建的也是相当的有特点,它是根据当地的地形而建的面南背北,东高西低,像一条巨龙一样盘卧在此地,蜿蜒而上,古街的地面都是由青石铺成的,青石已被岁月的脚步打磨的非常光滑透亮,就像龙体上闪闪发光的鳞片一样,不仅仅如此,在古街两边,还种有两棵老槐树,东边的因为特别像龙头,所以就被称为龙头槐,而西边的自然而然也就被叫做了龙尾槐。
在古街两旁都有非常多的宅院,北边的被称为魏家北院,南边就被称为魏家南院,南北院,虽然说是两个不同的独立体,但是又通过古街,成为一个整体,而且每个宅院都可以说像一个套娃一样,院内有院,院中套院,院院相连,这也是魏家南北院的特点了,而这些宅院连在一起就像一座迷宫一样,里面上百间的房屋看似不同,但是却又看似相同,都是大同小异,错落有序,又有着一种整体美感,北院里我们这找到了历史的足迹,街道上我们还找到了邉邉面,广场上欣赏着仙子的舞蹈,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没勇气辞职游天下,星期天就该去转转。
下午游国家牡丹园,光品种就一个大版面,我只截取了一小部分,权充个附庸风雅的识花人,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看的花和这些图片跟本对不上号。那么多品种,我只是万花丛中过的看客罢了,况且我要的是休闲时光,不是花的名堂。只管欣赏美,哪管它是哪一朵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