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的心愿,正是这种心愿把不是压力的压力推向给自己的孩子,促成了孩子的逃避心态。
01、
今天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新闻。
2006年福建建宁县的理科高考状元小叶,考入浙江大学, 成为父母心中的骄傲。但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他就失联了,父母苦苦寻找了他整整十年。
近日,父母终于在在街头找到了小叶。小叶告诉民警,他当时期末考试没考好,挂了很多科。他不敢面对父母,担心受到父母的责骂,就一直不敢回家。
十年,逃避的十年是多么沉重的教育让他选择离开。
父母的希望,不顾孩子的感受,把自以为是的一套教育硬塞在孩子的身上,一旦没有达成其愿,就会变本加力在孩子的身上。
这套“父母式”的教育,害了多少孩子。
02、
每个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理想型”孩子不是靠严厉教育出来的,更何况这样完美的孩子不存在的。
首先,孩子是人,ta有人的天性,ta有自己的喜好和意愿,ta懂得思考……
其次,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人生那是不可能的,是人都会叛逆。
最后,ta不想自己成为别人口中的“没主见的人”,这是最大的羞愧和耻辱。
一层层的伤害,只有层层剖开他们的心,去了解接触才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而不是在抖缩中成长。
03、
多少父母宠爱着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一点伤害,却自己在无形施加伤害,慢性杀害着自己孩子的健康。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河南省罗山县一名23岁小伙杨锁,神志正常,四肢健全,居然活活饿死在自己家里……
准确地说是懒死的,这样的结局是父母的过度泛滥的溺爱促成的。
他懒得动手,唯一想做的就是睡。
这样“父母式”的教育只剩下孩子的“懒”,宠爱没有边界,更没有限度,只有无限蔓延。
负式教育更为悲惨,毁了孩子也毁了家庭,变更的私欲偶杀着孩子的人生,最后越来越深。
04、
前天看到拾遗君谈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一条我非常赞同。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羡慕的。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孩子最深的想法。
自由、快乐才是最有效的教育,从身心、精神都帮着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的追求变成孩子的追求,是慢性毁灭;孩子的追求变成孩子的追求,是筑成幸福。
最轻松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变得自觉、主动。
最让我感动的教育是犹太式的教育: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这样的教育是尊重的,自愿的。
从主动热爱开始,才能够让孩子自律,成为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