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时候非常喜欢辛弃疾的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中有对加国战事的感慨,也有对三国时期众英雄的歌颂。这次看到关系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三国英雄》其中讲述了一百个三国故事和一百位三国英雄,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说到三国英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桥段,在书中看来是有些平平,但在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孙彦军老师和鲍国安老师的对手戏中,我确实是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在书中刘备似是无奈应对曹操的问题,于是随口说出了当时有名有姓的大人物: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但都被曹操一一否决,但是在电视剧中孙彦军老师的刘备眼中却真实得有对于曹操判断的赞同与仿佛找到知己的欣喜之感,仿佛二人真是可以灵魂相交的挚友一般。也难怪最后曹操会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样的判断。
除了领袖类的人物,《三国英雄》这本书中还有许多三国时期不得不提的武将,就比如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自是无人反驳,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天下扬名,就连袁术手下大将纪灵,都可以被他一把扯回,《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是“如提童稚”,就像提起小孩子一样。这样的武力是在是令人骇然。
不过第二第三名的赵云和典韦却是一直具有争议。特别是典韦留下的战绩非常之少,但非常惊人,被曹操成为古之恶来。
其中一次和吕布军队的大战,曹操不敌,急需敢死队来挫伤吕布军队的锐气。当时由典韦率领敢死队,并吩咐左右当敌人距离五步的时候再来通知他。当敌人临近之时,他提着一双八十斤的短戟杀入地方阵营,挡者应手而倒,这才让吕布军队稍稍后撤。
还有他的宛城最后一战中,在张绣偷袭毫无准备的曹操大营,典韦更是凭借着一双短戟死死护住曹操,为曹操拦下一众追兵,也战死于此。后世人评价三国谋士中智谋最高者“毒士”贾诩的唯一一次失误,便是在宛城错算了典韦的战力,以至于被曹操逃脱。
三国时代,为无数英雄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温床,虽然乱世动荡让人恐慌,但其中的英雄人物也着实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