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5组陆凯
最近开始听音乐,听80年代的老歌,听李宗盛。大哥的歌可以一遍一遍反复听,总是有一种被时间打磨的沧桑感,比如《山丘》,《给自己的歌》。
李宗盛的歌是写的是中年老男人的故事。有种说法是少年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我开始喜欢李宗盛,也许是真的年近不惑,也许和最近的经历有关。
最近一个月,最近接触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参与了很多活动,想明白很多道理。有些人的故事,和你们分享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星儿。和我一样来自十期四连,是运营学院的新人。刚进运营学院的时候,她是这个样子的。
是不是很好玩?是不是有点幼稚?我当时觉得,这个老铁还是很内向的。她像刚离开家的一个小孩子,鼓起勇气到一个新环境里,还没有做事,勇气就用完了。什么事情都想做,却又什么都不敢做。
更要命的是,运营学院的信息量之巨大,对每一个新人都是灾难级的。海量的信息推过来,每天都有几千条。每条都看,看不过来。但是不看,心里又纠结,总怕错过了关键的信息。
特别是对于上班族,对于宝妈,这个超大的信息量让人抓狂。星儿又开始纠结,这个时间怎么安排?
她找到我,让我帮她出主意。但是那几天我实在是太忙了,只是简单地安慰了几句,并没有给出太好的办法。之后的几天,我除了参与群内讨论,就几乎失踪的。
也就是大概三天的时间,当我再回到辩论组的时候,再遇到星儿,我感觉遇到的简直就是一个陌生人了。
统筹,策划,出方案,联系各组长讨论,一切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备用计划甲乙丙,物料准备一二三,都已经落实到人了。
我感觉自己成了组里的陌生人,好像除了自己的数据部分,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讨论,预演,实战,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几乎完美的辩论赛。至少我自己对结果非常满意。我也特别好奇幕后的统筹是怎么做的,我对星儿的复盘充满期待。(看到之后我会挂链接过来。)
第二个小伙伴也是十期四连的,叫菡。对她印象深刻是因为渊源很深,我在四连做副排长时,她是我们排的新兵。我负责日报组,她是日报组里最积极的活跃分子。我一直很期待,她能在运营学院成长成什么样子。
然而在运营学院,她和我不是一个活动组,交集很少。但是巧合的是,作为神秘嘉宾,我又一次参与了她们小组的群殴大会活动。
说实话,这个活动的流程出现了一点问题,整体感觉有点僵硬。原因是事前准备过于充分,在规定时间里没有完全施展开,挺可惜的。
但是不得不说,这次的群殴大会,头像,海报做得特别漂亮,超级引人注目。精细,全面,迅速。物料准备可能是整个运营学院活动中一等一的。连见多识广的苏宝连长和米大大都想来挖设计组的人。可见这个物料确实很让人赏心悦目。
这个菡同学,就是设计组的一员。整个设计组除了一个同期的朋友,我就认识她一个人。而且在十期四连,她好像并没有展示出来有这方面的才艺和天赋。所以对她的成长和改变,我也超级期待。同样期待她的复盘。
说完了改变巨大,出乎我意料的老铁,再说说那些表现和行动营期间差不多,但是进步飞速的同学吧。这两位也是十期四连的同学,而且也在活动组遇到了。一个是chen露,一个是晴小虹。(我对自己在行动营接触过的老铁印象深刻,因为只有看过她们之前的样子,才知道变化有多大。)
这两位老铁是属于在连队就极活泼的,什么事儿都爱出来插一脚,都想来试试,参与感极强。一个很开心很爱笑,一个很淡定很从容。
有意思的是,她们都参加了我们组织的辩论赛,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今天又参加了群殴大赛,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也是好期待她们的复盘文章,估计一个会让我大笑,一个会让我思考。
说完了别人,最后说说自己。这次的运营学院让我觉得,很好玩。有目标,有协作,有创意,有结果。就是一群人在合伙做事情。也是在这期间,恰好听了猫叔的分享,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1、把活动当产品对待,从计划到执行,一切以市场结果做导向。活动如果不被老铁接受,那就只有复盘的价值,准备和付出再多也不是好活动。
2、团队协作的力量不是一加一大于二那么简单。怎样合理分工,调动起团队的积极性,是我还要继续学习思考的问题,这个要向洛柒,向叶枫,向星儿好好学习,一个人蛮干是很蠢的。
3、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好的沟通需要大量成本,但是会带来更可观的收益。沟通还是要继续精进的。
基本就这样,大半夜的写一点碎碎念来,记录下我遇到的人和事情,记录下这么多天的点点滴滴。
再听一会李宗盛的歌,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