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精致生活,你会想到什么?
是各种INS风的摆拍网红照吗?
是早餐的手冲咖啡、羽衣甘蓝和牛油果吗?
是西藏、云南或者欧洲吗?
是“小资”吗?
是中产阶级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趣味吗?
是“贵”吗?
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想过精致生活,前提是你先得有钱。
但精致生活和土豪生活难道不是两回事吗?
说句心里话,看着时下大把大把教我们如何精致生活的文章,我心里忍不住想,这种对精致生活的定义会不会有点跑偏了呢?毕竟在真正探讨生活方式的作品中,很少特别鼓吹消费主义。
精致生活一定要买很多东西吗?
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是亚洲精致生活界不可不提的人物,他的一系列著作中有一本不太出名的叫做《像我这样轻松的生活》。
书里曾经这样说过:我想要“知足”,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满足,于是决定不再随便乱买东西。当我了解“只要在心中拥有就够了”,我的占有欲就不再强烈。
之所以将这句话提出来,是因为我认为心情轻松是精致生活的重要特征。
如果每天想着买好东西,甚至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去透支信用卡和借贷,给自己造成非正常压力,那么就算拥有的东西再精致,心情也无法精致起来,反而会因为还款压力而烦躁吧。
《我的前半生》的原著中,亦舒曾经透过子君这样描写唐晶:
“空气间弥漫着唐晶的香水味,多年来她用的都是“哉”。她一向花费,坐大堂挤在打字员身边的时候,她也用“哉”。成功的人一早就显露不凡,抑或每个人都有点特色,而成功以后这种特色便受人传颂?”
注意,唐晶不是靠花钱买名牌香水走向成功,而是成功以后,这种对香水一贯的选择品味成为她的特色。她的香水也不是靠透支信用卡买的。
而且同样花钱买名牌,你觉得郭德纲会和林志颖一样精致吗?
说到底,高消费成就的不一定是精致生活,可能只是商家的营业额。
有钱,是土豪生活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它是精致生活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日子过得粗糙,与其怪钱包,不如怪自己。
因为真正的精致生活,最应该花费的不是钱,而是心思。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去蒂芙尼吃早餐不一定精致,但每天早晨按时吃健康早餐就是精致。
去野兽派买一束保加利亚玫瑰不一定精致,但给房间里放几盆绿植并且按时浇水就是精致;
拥有红点奖木艺家具不一定精致,但每周大扫除一次保持整洁就是精致;
用最高配置的MACBOOK不一定精致,但电脑里文件分类清晰明确就是精致;
假期去法国去香格里拉不一定精致,但哪怕去街心公园也能发现美和幸福就是精致……
这些事听起来很简单,但你知道坚持有多难吗?
2,认清精致是平凡生活的一部分。
仙女也会有放屁。人们啊,不该把精致生活想象得多么高雅和复杂,那样作为普通人真的很难有勇气和信心去开始精致过生活。
我们应该明白,精致,是每个人用心就可以拥有的一种生活状态。
3,同一条件下,选择你认为对自己更好的。
同样一扇窗前,能抬头欣赏星空就是精致,只低头抱怨泥泞就是粗糙。
同一部手机,用来学英语就是精致,用来刷无营养直播就是粗糙;
同一个音乐APP,用来听门德尔松就是精致,用来听歌词低俗的口水歌就是粗糙;
同样一张纸,用来临摹一张梵高的《星空》就是精致,随意浪费掉就是粗糙,
同一份能量,用来感恩和爱就是精致,用来抱怨和憎恨就是粗糙。
精致在于选择,在于在同样的条件下,你选择更健康、更正能量、更具有价值感的生活方式。
起步精致生活,先剪掉你的信用卡,然后打扫一下房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