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芯片消耗大国,也是芯片生产弱国。最近几年,芯片问题常被作为美国要挟我国经济发展的“七寸”拿捏。但最近有好消息,我国芯片产业将可实现弯道超车。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是长期形成的一种“造不如买,租不如买”的思想。
2018年的美国打压中兴事件、以及随后的美国打压华为事件,让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产业链对实现中国梦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芯片制造涉及设计、制作、封装、测试,过程复杂,不仅需要技术,设备,更需要的是人才!严重制约我国芯片制造发展的短板就是设备与人才。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我国2022年需要74.54万芯片从业人员,而现在国内芯片技术人才仅仅50万人,缺口较大。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日前密集走访了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名校,多次表示希望能加深与高校的科研和产业融合,希望能培养核心产业链的基础研究人才。
与此同时,为打破芯片制造技术被美国卡脖子,国家出台了免税等优惠鼓励政策,要求2025年国产芯片自给率提升到70%。国内各大企业、组织机构、科研机构在芯片制造领域开始共同发力,加大联合攻关。
最近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我国将在南京成立一所专门培养芯片人才的高登学府—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很明显,这是为解决国产芯片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新型离子加速器光源,为EUV光刻机研发奠定基础。
在刻蚀环节,中微公司的等离子刻蚀设备已经进入客户的5nm生产线。上海新阳的Arf光刻胶也已经完成试产,将在2023年量产。
美国人开始头疼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第一时间就公开表态,美国对中国芯片的阻挠,必然会迫使中国打造出光刻机,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对美国芯片企业没有好处。不给中国提供芯片,会让美国失去很多高薪岗位,美国大批芯片从业人员将会失业,还会刺激中国自己制造芯片。等中国实现自给自足制造芯片时,美国将受到双重打击。
大量实践证明,越是美国阻挠的事,越能激发中国人民拼搏前进的动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背水一战,弯道超车。两弹一星如此、北斗导航如此,空间站如此,芯片也将如此。
中国芯片自给自足指日可待,比尔盖茨担心的事终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