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把焦点放到了路人身上,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极力称赞女房客拔刀相助的行为的同时,又强烈谴责和颐酒店事件中的路人,面对凶恶的歹徒却选择沉默,并以此来呼吁做人要见义勇为。
我有些不解,与犯罪嫌疑人的暴行相比,那些无辜的路人更值得我们谴责吗?
这件事中我们面对的仅仅只是屏幕而已,而那些路人不同,他们面对的确是赤裸裸的暴力,面对的是可能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是冷不冷漠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对自保和恐惧的考虑。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恐怕大部分人都不会毫无顾虑的去救人吧,况且在女孩身边还有一位肩负保护客人责任的服务人员。
所以,在对酒店路人的一片口诛笔伐中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们,要搞清楚,谁才是真正的看客?
或许他们真的只认为是小两口的平时吵嘴而已,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要说一个陌生人,即使是日常生活中你的邻居小两口吵架,你都没办法法插手,甚至还有可能背上一个多管闲事的罪名。
见义勇为的行为固然值得称赞,但不见义勇为就非得要受到批评吗?
媒体每年都要报道大量见义勇为的事件,媒体报道出来,不是我们已经做到了,而是做到的只有少数人,它是在鼓励和弘扬,而并非道德绑架。而对我们来说更没资格去苛求他人,因为我们自己都无法做到在危险面前见义勇为献出生命的打算,又怎么要求其他人呢?
沉默等于冷漠吗?
那些路人是真的冷漠吗?在微博中女孩说路人并非未采取措施,而是发现不对后立即给前台打电话或报警,若是真正的冷漠,他们大可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但他们没有,只是间接帮助了女孩而已,而一些评论把他们批的一无是处,体无完肤,只能让这些当事人看着心寒,甚至变成真正的冷漠。
最后要说的是,世道浇漓,人心日下,从小月月事件,到搀扶老人被讹,感叹这么多年的道德滑坡,也没见多大改进,不如现实一点,从实际出发,学会自己保护自己,或许这样还能踏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