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像什么?
课文二上到一半,突发奇想,想问问孩子们,月亮到底像什么呢?有说像香蕉的,的确,这个最直观,看着插图都能联想到;有说像香蕉的饼干,说饼干的是个女孩子,还加了一句美味,看起来是个吃货;有说像小桥的,弯弯的拱桥,很是有趣;有说像镰刀、切开的哈密瓜、酸酸的橘子……最让人惊艳的是班级里一位孩子说像我们微笑时的嘴巴,这个答案一出口,便让同学们不约而同为她鼓掌,让我感受很深,千万不可小看任何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在合适的时机她或他会让你刮目相看。
“暖”与“严”的思考
中午回到家,便看见宸宝欢快的在家里跑来跑去,看着一地的玩具各自为家,他还非常开心。哎,刚刚离开一群熊孩子又得照顾一个熊孩子。我问他,小绿和小红呢?(孩子的毛绒玩具)他回我:妈妈,阿莫生病了,所以大象也不开心了,宝宝也不开心。真正是答非所问,这才想起昨晚给孩子读的一本绘本故事《阿莫的生病日》,真是一本温暖的书啊!给孩子读了二遍,他便记住了里面温暖又细心的主人公,果然,温暖的人大家都想靠近他。孩子还一本正经的和我说,他昨晚交了一个叫阿莫的好朋友!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也该好好的反省我自己。早上七点正准备出门,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大意为孩子在学校手受伤,一听到受伤,我的神经立刻紧绷了,什么时候?在哪儿?和谁一起?为什么孩子受伤我不知道,心中警铃大震!昨天一天确实太过忙碌,可哪一天不是如此呢?接下来的一句话一下子让我沉默了,孩子胆子小,不敢告诉你,你别再吓他了!此时已无须纠结孩子受伤的事情,我变成了一个可怕的老师,如果只是学习上,孩子自知功课未及时完成有错畏惧于我,我觉的这是为师之严。也许现在的家长,教育者,以及社会上有各种言论在强调,要做孩子知心的朋友。可是朋友的界限在哪里?课堂上和课堂下他们的角色能转变过来么?还是说家长、学校、孩子我们三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升入中学有自己的学区,照理说,小学是轻松且没有压力的,我不应如此拼命。可是在刚刚过去的六月我见证了一些没有升入自己理想中学不得不去上所谓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失望的脸孔,我不想那样做。是的我的求学生涯(如果不去考在职研究生的话)几乎已经中断了,可是刚刚踏进小学校门的他们,这一生的求学路才刚刚开始!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我反思自己,我要做温暖的人,更要做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严师。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里哪个不是说一不二,要什么有什么。挫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第一时间挡在孩子面前。那就让孩子们在我这里受点打击,受点挫折吧。最近在读黄静洁《父母的格局“成就孩子的第三种力量”》,这是一本育儿类的书,杨老师推荐给我时,一再的夸赞,真的是一本好书。(此处绝不是打广告)里面就曾提到让孩子正面自己的挫折,而且挫折是人生必经的成长过程,越早经历,越早具有抗压能力。要严厉必定不温暖,如何去权衡,我打算多花点时间和他们相处,毕竟才二个月,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是吗?严与暖,我接下来要慢慢去摸索,去实现二者之间最大的融合!
下午的第三节课,我把这本只读了二遍就让宸宝嚷着要交好朋友的图书推荐给了孩子们,他们听着很认真,我想这次推荐阅读课应该会让他们心有所感。我无比期待下周一的日记批改。孩子们,千万别让为师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