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张张试卷,是干净的白衬衫,是一段为了梦想奋不顾身的年代,更有情窦初开的悸动,甜蜜,烦恼,才让人如此忘怀。
二年前,暮春时节,和十七岁的儿子一起散步,空气中飘满了淡淡的花香,儿子轻轻向我抖落了满怀心事: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他静静地看着她,默默地关注她,并不想打扰她。可是有一天,同学识破了他的秘密,他们不停起哄,这让他感到非常烦恼和焦虑,甚至彻夜不眠,他怕因为他而给那个女孩带去困扰。
我握了握他的手,安慰他:“歌德曾说过,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这是一份很美好很神圣的感情,你的做法也很好,并没有去打扰那个女孩,现在他们的起哄让你觉得这份爱受到了亵渎,你竭力想维护这份美好,可是你越争辩,他们越起劲对不对?”
儿子苦恼地说:“对啊,想到我心中那么美好的感情,被他们说得如此不堪,我就很难过。”
我拍拍他的肩:“其实你最好的回击方式是不去理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哪怕所有的人攻击你,老妈都站在你这一边。”
我想起那时儿子经常问我,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男孩?我告诉他,女孩子喜欢成绩优秀,阳光开朗,乐于助人,爱运动,文艺范的男孩子,当然最重要的是有责任有担当,能够好好地保护她。
因为对女孩的心动,他想变成更好的样子,因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他感到沮丧,这在我看来是一份多么美好干净珍贵的情感。如果引导得好,他会因此变成更优秀的人,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成为他人生中最灰暗的记忆。
我一位朋友的女儿读初二,是班长,有个男孩喜欢她,给她写情书,偷偷送她蛋糕,并在课桌上贴上“xx是我学习的榜样。”的字条,他的成绩也很棒。她女儿不知道如何处理,就告诉了她,她去告诉了老师,老师生气地说:“这孩子成绩很好,平时也挺老实的,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听到这句话,我真的很无语,为老师这种可笑的认知和偏见,同时也很担心,为那个听话的情窦初开的男孩子。果然老师在班会课上让这位男生上台,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向她女儿道歉。朋友说,我本来叫老师私下里跟他交流的,没想到老师会这样做。
我想起三十多年前,我正读初一,班里有个男生喜欢上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他给她写情书,女生把情书交给了老师。班会课上,老师让男生上台检讨,男生站在台上,羞红了脸,头一个劲地往下低,嘴里嗫嚅着,老师一边冷嘲热讽,一边命令他说得大声些,可怜的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最后扭身跑了,此后再也没来上学。
而女生呢,因为老师把她的秘密公之于众,再加上男生受到这样的惩罚,同学们都对她另眼相看,她感到羞耻,整天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之下。有天晚上她不见了,我们找遍了学校的角角落落,才在一棵树下找到正在哭泣的她,她哭着说自己受不了了,想要上吊自杀。在我们的一再劝慰下,才回到宿舍,此后好长一段时间,不管她去哪里,我们都要跟着。
想不到三十年后,老师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对付“早恋”,我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青春本来是多么动人的字眼,可老师的做法,给他们一辈子留下了多大的阴影啊!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有次我去儿子的学校,政教主任给我讲了个温暖的故事:有个男生喜欢上了一个女生,上课时他在本子上不停写着女生的名字,班主任走过来,拿走了他的本子,他一脸惊惶,班主任看着本子不动声色地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嗯,这几个字写得不错,下课来我办公室拿本子。”
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因为班主任不仅帮他守住了秘密,保留了他的尊严,更为他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从此,他努力学习,不敢辜负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尊重。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日本毕业季,一个女生向男生告白,她提着篮子,拿出一件件礼物送给男生,男生剪下衣服上第二颗纽扣回送给女生,因为那是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最后在同学的起哄声中,他们拥抱在一起。
老师在一边笑着说:“我没有看见。”
在中国被疯狂打压的羞耻,在日本甜腻了所有人。
不管以后他们会不会在一起,这都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最甜蜜的回忆吧。
黄磊曾谈过对“早恋”的看法:“早恋这种说法就很混蛋。”
“十四五岁谈恋爱是正常的,这本身就是谁都会有的天然的东西,你能做的就是往健康的更好的方面去引导,包括在性方面有个更好的教育,保护好自己。”
要想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
首先我们要变堵为疏,不要处处监督,事事设防,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他一定的自由。
其次要教会孩子保护好自己,学会与异性正确的交往。
最后要改善亲子关系,你与孩子越对立,孩子就越叛逆,多给孩子些关爱,倾听他们的心声,缺爱的孩子才会去外面寻找情感需求,不管不顾地沉迷在恋爱里。
其实早恋并不一定真的爱上某个人,只是仰慕某个人的才华,喜欢某个人的活泼可爱,爱上一起看蓝天白云,一起谈星星月亮的时光,爱上因早恋而变得明澈的思想,爱上因早恋而变得更美好的自己。
青春是一首写不完的诗,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