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资变得丰富充足。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还有必要节俭吗?
我认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弘扬节俭美德。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代的大清官海瑞,一生清廉节俭。出访外地时,平级官员皆乘马车搭轿子,每日进出高档酒楼饭庄。每顿山珍海味。而海瑞,却随身携带干粮,一路徒步前行,恰好遇到便宜的客栈,便借住一宿。若没有合适的住处,便铺开行装,睡在街边。一路出行,花销费用少到举朝皆惊。海瑞去世后,家中连下葬的费用都凑不齐。朝廷大官的家中,却只有一位老仆,这样一位把节俭发挥到极致的官员,赢得了天下百姓的尊重和称赞,成为历朝历代为官做人的典范。新时代青年怎能丢掉先辈遗留下来的光荣传统?
节俭是革命义士的高贵品格。革命义士方志敏一生清贫。敌人抓到他时,企图从他身上搜到钱财。可是方志敏身上没有一件贵重的物品,只有一支钢笔,一些琐碎杂物。敌人怀疑他家中藏有财物,却得知方志敏的财产便是几件补丁压补丁的破衣烂衫。这位受万人敬仰的革命义士,正如他自己所写“清贫”。节俭不只是行为习惯,更是一种品格和态度。节俭是小事,却也能成为信仰。革命义士如此,新时代青年有何理由推脱?
在我们身边不节俭的行为处处都有。一些同学,剩下大量饭菜,却不以为意。洗手时水“哗哗”流,走却充耳不闻,这些行为都是可耻的,可悲的。我们的生活富足,而贫困仍存在于地球。非洲的原始部落,战乱中的难民,我们所浪费的、所忽视的,是他们渴求的、向往的。吃完盘中剩饭,关掉滴水龙头,一件件身边小事便能彰显节俭品德,我们何乐而不为?
大到两袖清风,为官为民。小到节约粮食、节约水电。节俭的美德从先人的血液中流传给我们,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理应将其发扬光大,永久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