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法则告诉你,穷人讲素质教育,富人要求学霸教育,你要学谁

丛林法则告诉你,穷人讲素质教育,富人要求学霸教育,你要学谁

(当您打开这篇文章时,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网络里,姚志芸坚持正能量的写作,或许微不足道,但您的关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编的全部动力。)

文/姚志芸

现实告诉你,其实学霸游戏也玩得很溜!什么都会,不只是学习好!丛林法则告诉你,穷人讲素质教育,富人要求学霸教育,你要学谁。

一、农民

一个农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可真心不容易。如果孩子勤奋好学,考的又是重点高校,或许毕业后还能有出人头地,改变阶层的可能性。但很多所谓的大学生,有本科,三本,大专,高职,3+2大专等……有些高校的学费更是高的离谱。

读书,已经不单纯的是读书,而是读钱。成绩不好没关系,上不了本科,三本让你上,你交学费即可。2000年左右更有预科班,什么是预科班?就是考大学没考上,去预科班读一年,直接上定点的大学。

如此,一个农村大学生的毕业,往往就是一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都让家里的父母头疼不已。而农村的大学生普遍学习的自觉性越来越差,毕业后,找工作更难。

有人笑谈,3000块找个农民工都没人愿意干,找个大学生却很容易。高额的教育成本,无法就业的现状,让读大学不再那么重要。笔者常年在农村生活,很多人已经觉得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读了书找不到工作,读了大学娶不了好婆,读了大学也无法让父母安享晚年,读书无用论悄然而至。

读书不如学一技术傍身,在现实面前,挣多少钱成了大学生毕业后是不是成功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兑现农村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于是消极上学的态度,也越来越普遍。

二,城市里的普通人

一个城镇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也不容易。都说城里人生活好,可城里压力大,消费高,你不出去工作,就意味着没有饭吃。

城市里普通人的生活,也不可能事事如意,其实更多的人是在生活中蝇营狗苟的活着,活的很卑微,前几年一个饮料瓶子五分钱,许多四五十岁的人,看见瓶子都会捡起来,积攒多了交废品。

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希望读书改变命运,因为自己的一辈子已经定型。知识改变命运就是唯一的一次机会。把自己的孩子捧着,惯着,只要好好学习就好。

所以,城市里普通人家庭的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是对城里孩子最基本的要求。读好书,一切OK。

可是,父母撑起来的一个家,却养出了一个又一个忤逆不孝的孩子,就是因为从小只让读书,不让吃苦,惯坏了下一代人。

三,有钱人

有钱人的家庭一般都比较低调,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计划的分离不差。他们反而一边要求精英教育,一边让孩子们自己使劲折腾,从不怕他们吃苦。

从古至今,有钱人的教育都是特别严厉的。就比如清朝皇子们的教育,清朝皇子们一年365天,只有五天放假:自己的生日、皇帝的生日、端午节、中秋节、大年初一,其余的时间都要学习。相比较现在的孩子们双休寒暑假,五一十一等长假,还有下午4点半放学。

皇子们严格的教育,就是除夕的一天,也是按时上下课。课程更是繁杂,据记载,清朝皇子在6岁(虚岁)的时候就开始上学,每天从早上4,5点就起床读书直到下午3点,每天的学习时间差不多有10个小时。

​学霸的出现,更是资本教育的成果,人家样样精通样样好。

学霸之所以是学霸,人家学习能力强,一小时学习并理解别人几小时才能学会的,时间就空出来了呗,除此之外人家还能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爱好,娱乐几不误。这样的人本来就容易成功,就算不是那种名人大家,首富富商,人家也比一般人混的好。

丛林法则告诉你,穷人讲素质教育,富人要求学霸教育,你要学谁?因为现实,因为生活,穷人越来越不重视教育。同样因为现实,因为生活,富人越来越重视学霸教育。你说你该学谁?

答案心知肚明,虽然不公平,但读书还是唯一改变命运,改变阶层的方式。然而这个道路也会越来越窄,要求越来越高。

看官,您说呢?

【原创作品】敬请点击头像关注,作品持续更新,非常喜欢您的认可欢迎朋友的点赞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诗韵点缀平淡的生活,拿抑扬顿挫的文字,给生命注入激情!

原创作品,各平台同步发布,未经容许,请勿转载!网络配图,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思恋你》版本:2006-3-1 0:59 当炽热的阳光投在海面上,我思恋你当朦胧的月色映在河水上,我思恋你 窗...
    潇湘夜雨2018阅读 248评论 0 1
  • 建议:有 redux 的实践后再来看相关的文章。你需要先知道 redux 能让你做什么,才会激起对源码的欲望。 推...
    anshi阅读 305评论 1 1
  • 云阳一中有个老师叫刘兰芝。她教化学,年年带高三。老太太虽五十多,但精神很好。刘老师有个习惯,会让每年优秀的毕业生来...
    七连长阅读 437评论 0 2
  • 一晃,我被城市接纳和滋养二十多年了,如果不故作矫情,当心怀感恩和长存思念。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城市已...
    革非阅读 74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