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飞蛾感知花味中发现其触角有两个“鼻子”,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其中触角用于远距离的花的嗅觉感知,而喙的功能似乎更有限,可能只用于评估花的质量。相关研究结果以题目为“Moths sense, but do not learn flower odors with their proboscis during flower investigation”的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试验生物学期刊)上。
据悉,昆虫传粉者,比如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目前仅知道它能定位花朵和通过它们的触角来了解花香。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烟草天蛾在其喙尖还拥有嗅觉感受器。在这里,我们要问的是,天蛾的第二个“鼻子”是否像触角一样参与气味学习?研究人员首先表明天蛾在烟草花上的觅食效率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增加。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处理花的过程中,鼻子的嗅觉学习是否发挥了作用?通过奖励飞蛾一朵人工花,之后发现虽然飞蛾用他们的触角很容易感知气味,但他们仅仅用鼻子对气味学习的经验是不足的。此外,在训练时用触角体验气味并不会影响蛾子的行为,因为它们后来只能用喙来检测气味。因此,在触角和喙之间似乎没有交叉,触角学习到的信息不能被喙检索。换句话说,虽然飞蛾似乎能够了解到有回报的花朵的气味,但在花中的喙的行为并没有受到学习的影响。
相关链接:Elisabeth Adam, Bill S. Hansson, Markus Knaden. Moths sense, but do not learn flower odors with their proboscis during flower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21. https://doi.org/10.1242/jeb.242780
关注【作物科学学术交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