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丁老师的文章,又得到很多启发,想到现在自己观课也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更多的关注教师是怎样设计的,而不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正如朱老师说的“观一节课,如果只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全程没有从学生学习经历的角度去观察课堂、考察课堂、辨析课堂,“以生为本”就是一句空话。”的确如此。所以到现在,拿到一篇课文,如何设计,仍是一头雾水。除了专业解读能力的缺失外,更主要的是观念上的缺失。
也以丁老师的这几个问题叩问自己:长久以来,我们到底站在谁的立场观课,研究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还是学生?“设计本位”还是“儿童本位”?
不急着下结论,先试着回答几个问题:
1.观课中,你的听课笔记记录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两者兼而有之,学生的学习活动记录占多少比重?
2.在课堂中,你是否统计过有多少个孩子经历了训练?这些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与他原有的基础有什么关系?是否看到学生的显性成长,是否关注到可能存在的隐性成长?
3.教师有哪些有效的指导性评价语,评价语与学生发言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4.课堂上,儿童的表达出现了几种生长状况?是否能找到每种生长状况的学生代表?
5.教学环节之间形成怎样的递进关系,这样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是高了还是低了?怎样调整就能匹配?
6.能否对课堂的生长感作出准确的判断?是真实的生长还是刻意的生长?(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先叫后进生,再叫中等生,最后叫优生,这样安排出来的生长是一种伪生长。)
……
在今后的观课中一定要多问这样几个问题,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