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信群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有个七八岁的孩子在电梯内小便,导致电梯出现故障。据说是惯犯,已经多次这么干了。随后群内成员针对此类孩子如何教育,纷纷各抒己见,以期能杜绝这种事,毕竟谁都不想走进电梯就闻到一股尿骚味!
围观过程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他还是个孩子,网络上这样的话害了多少人”。这不仅让我联想到最近的几则新闻:河北三少年残忍杀害同学、湖北12岁男孩杀害4岁女童、江苏一小男孩当街暴打妈妈......
不知是当今网络信息太过发达的缘故,还是社会教育出了问题,现在关于孩子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好像犯罪也在呈现“低龄化”的状态。我不禁在思考,这一切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莫非有些人的恶是刻在骨子里的吗?
思考良久,对问题产生的根由不得而知,我并非专业人士,更无意深入探究。在此也只想从“防微杜渐”的角度聊一下自己的看法,仅此而已!
01 责任意识,重于泰山
树立孩子的责任意识,应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
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作为个体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则会让这个后果导向正面。如果责任感淡漠甚至完全没有,则会导向负面,甚至出现犯罪的情况。
责任感,既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从每一件小事教起。正如在电梯小便的孩子,无论出于何种心理,家长务必应严加教育,好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02 家校共育,人品重于成绩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除了为孩子成长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以外,还应教会孩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做人道理,善恶、黑白、好坏、利弊等。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言传身教,从自己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在三观形成的路上走得平稳坦荡!
学校教育应摒弃“唯成绩论”,不以分数、学习断成败。人生之路很漫长,并非学习不好、知识不足就无法过好一生,知识只代表一个方面,无法代表全部。学习不好,成绩差也只说明学习能力不行,并非代表这个人本身不行,为什么一定要吹毛求疵、妄断人生呢?
教育的目的在于导人向善、向好,教化培育每个个体能够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对社会有帮助之人,而非培养刷题机器、成绩傀儡!如若单偏一面,岂不丢失了教育的本意?
03 用爱育娃,用心待人
知名博主“公子馨Y”关于孩子教育的一条视频里说到:他只是做错题,又不是做错人;他只是学渣,又不是人渣;他只是榜上无名,又不是脚下没路,多关心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够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多么清醒地发言啊!让孩子成为孩子,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用爱育娃,真正地用心育娃,远比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每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用爱和关心陪伴的童年,才是能治愈一生的童年。
他还是个孩子?希望这句话不再是遗祸孩子的话,而是能成为警醒父母、学校、社会如何教养孩子的话。真正的用心、用爱、用陪伴,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是非感、三观正、人品好的孩子,让孩子能追逐阳光、向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