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玩一个小游戏,来测测你是否具备这种思维:
下图有9个符号,这9个符号分别代表1~9的9个数字,给你30秒的时间,看是否能记住这些符号。
计时开始
好!现在来回忆一下这9个符号分别是怎么画的?
怎么样,你全记住了吗?
没有?!
那么重点来了:我说的这种思维模式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框架结构,帮你在5秒内就轻松记住这些符号,并且保证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到底这个结构是什么?是怎样实现的呢?
把这篇文章看完,你会在最后找到答案的……
▼
日常工作中,我们是否经常遇到以下场景:
场景一:
你:“领导,最近技术部说有几个项目不得不延期,还有刚才客户打电话询问解决方案的设计进展,另外,我看到……对了,张总建议最近要开一次产品创新会,如果……可能……”
领导:“………… 你想表达什么?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
场景二:
你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的PPT报告,并在会议上跟大家滔滔不绝地讲了30分钟,虽然信息量丰富却不知所云,结果下面一片寂静——很好地解决了台下人员的失眠问题!
而同事短短几页PPT,就让大家明白了他想要传达的关键信息。
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有的人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而你讲半天也讲不到重点上?
微积分刚毕业那会也为此挨了不少批,幸运的是,经过领导的善意点拨,我终于发现原来自己讲不清楚关键的原因是我没有用一个结构化的思考去想问题。
对方想要的是结论,而你给的全部都是数据和现象,你说他气不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费了大半天时间准备的东西,对方根本不想知道!
1、结构思考力
那么,领导口中的结构化思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模式呢?
让我们再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将200ml的水装进100ml的杯子里?”
我声明这不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就是一个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到答案了吗?
——“把水冻成冰”。
很好,到这里你是不是通常就停止思考,觉得这就是标准答案了?
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只是答案之一。
你还能想到其他答案吗?
下面就让我们用结构化思考的方式来找到问题的其他答案:
正常情况下,我们认为200ml水是无法倒进100ml的杯子里的。
想一想,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因为水的体积大于杯子的容量,所以水会流出来。那么杯子的容量必须是固定不变的吗?不能像气球那样具有张力吗?
好,那假设杯子没有张力,水就一定会流出来吗?还有什么原因?
没错,因为水是液体。
那杯子小、水是液体,水就一定会往下流吗?还有什么原因?
没错,因为地球有重力。
好了,到现在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水流出来的三类原因:
1.杯子本身,比如太小且没有张力;
2.水本身,比如它是液体会流动;
3.外部环境,比如有地球引力。
接着,我们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很容易就找到多种答案了。
比如,针对杯子方面,我们可以换一个有张力的杯子,但前提是我不让换。
那就从外部环境角度分析,比如把水和杯子拿到太空上去,有可能解决吧?但我又说拿到太空上成本太高了。
那还有一个角度就是水本身,我们把它从液体变成冰就可以了。
以上,这就是一个简单运用结构思考力分析问题的过程。
杯子、外部环境、水这三个维度可以理解为分析这个问题的一个结构框架。看,通过这个框架,我们不但把问题解决了,而且将解决方案想得很全面很清楚。
很多人想问题想不全面,就是因为我们习惯一上来就纵向分析,比如只想到了杯子的问题,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如何通过杯子的层面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问题还涉及其他两个层面。
所以,结构化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横向延伸思考,纵向深入分析,做到全面、清晰、准确。
2、养成思维习惯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这种思考模式培养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呢?
当然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啦~
以往,我们都是将衣服都一股脑往衣橱里扔,乱七八糟堆在那里,于是,等到要穿的时候得找半天才能找到想穿的那件衣服。
运用结构思考力,我们就会自然地想到用不同的收纳箱将这些衣服,分门别类的整理好。
比如按季节分类,按穿着场合分类,按服装风格分类等等..
这样子,下次你再要找衣服就可以根据你要出席的场合以及想要表现的风格快速找到最合适的那套服饰啦~
看到这里,你以为结构思考力就是简单的分类归总?
NO, NO, NO, TOO YOUNG TOO NAIVE!
结构思考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称为MECE原则。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如果你在分类时把衣服分类为:春秋季服饰、职业套装和冬季服饰。
这时就会出现重叠的部分:因为有些衣服既是职业装,也是春秋季服饰,所以该把它归在哪一类呢?
也有遗漏的部分:夏天穿的休闲服应该归到哪一类?
那么,怎样才是不重叠,不遗漏,符合MECE原则的呢?
你可以单独按季节分:比如春秋装,冬装,夏装。
因为除了这3类之外,没有其他季节了,这个就是「不遗漏」;春秋的衣服差不多,所以归为一类;夏天的衣服,春秋冬穿不了;冬天的衣服,也不能归类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里,因此「不重叠」,符合MECE原则。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很清楚的一件事吗!那是因为这只是一个很简单很常见的生活中的例子,遇到职场上复杂一点的事,可能你一不小心就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3、用结构思考力做表达
接着,我们来讲如何将结构化思考应用到职场表达上呢?
第一步,先确定目标,也就是你希望对方在你表达完之后做出哪些具体的行为。
比如你想加薪,那你的目标不应该只是“申请加薪”,更好的方式是“申请加薪20%”
第二步,设计一个开场白,简单告诉对方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步,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会问一些什么问题,然后想好你的答案。(注意!不是告诉对方自己有什么!!因为有些他根本不想知道好嘛)
比如我们的目标是“申请加薪20%”,那你的老板可能会想:为什么涨?涨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涨呢?不涨会怎样?你就提前把这三个问题答案想好,同时还要想这三个答案可能会引发其他哪些新的问题。
这样,当你走进领导办公室后,不用等老板问,你就可以分别从“为什么涨?涨多少?如何涨?”三个方面阐述应该给你涨20%工资的原因了。
试想如果事先没有用这个思维考虑,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呢?
你可能会说:“老板您看现在物价越来越高了,买奶粉都不够了,我的工作内容比去年多了好多,新来的小张跟我学历差不多,干的也差不多,但他工资比我还高……”
我相信这可能真的就是你的理由,但这是你关心的问题而不是上司关心的问题,当你把这些内容说完以后,对方还会问你上面那3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没有准备,那这次谈话一定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达成目标,而且给对方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这里送给你一个小诀窍:汇报工作说结果,检讨工作说流程,请示工作说方案。
4、用结构思考力来倾听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己该如果做表达了。
可问题是别人不一定知道如何有效表达,那我们要怎么才能从他的表达中get重点呢?
第一步:分辨出他所给的信息里,哪些是事实,那些是理由,哪些是结论。
至于怎么分辨?
第二步:找出这些事实、理由、结论之间的关系并梳理清楚。
第三步:按照上面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听到的所有信息内容。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公式:在_________的基础上,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个方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样,明白了吗?
最后,我想说:在今天这个信息过剩,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结构化的思考,系统的表达,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软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地证明这个观点,使我们做到清晰思考和有力表达。
关于结构思考力,如果你还想更深入了解一下,微积分推荐给你一本经典著作——《金字塔原理》。不过这本书虽然经典,但是也很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所以我整理出了这本书的知识框架,可以私信我获取哈~
现在让我们再回想刚开始的那个记忆小游戏,你能想到答案了吗?不行的话,那就继续下滑去看看参考答案吧~
铛铛铛……答案揭晓
看吧,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了!
同样的内容运用不同的结构传递给对方,对方记忆的粘性也会完全不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